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扬州大学新技术助力新疆新源县粮食增产

时间:2024-12-11 10:19人气:加载中...来源: 中国科技网

“用了扬州大学的新技术,今年我们粮食增收了20%。”近日,新疆新源县阿勒玛勒镇兴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建军做完年终决算后兴奋地说。

2023年8月,在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的组织协调下,新源县与扬州大学签订了校地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在新源县成立了扬州大学农机装备推广中心(新源)。该中心作为扬州大学科技援疆工作的一部分,由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带队,就数字化智能化农机装备推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解决新源县小麦玉米播种作业成本高、质量差、信息化程度低等产业瓶颈问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创新。2023年以来,我们团队与新源县农业农村局围绕当地农业产业难题,深入乡镇基层,开展联合协同创新,建立了数字化精准化小麦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张瑞宏说。

示范基地在春小麦的播种阶段,采用了扬州大学数字化九道工序耕播技术。经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640公斤,较传统的犁、耙、播、施四次下地作业技术,平均亩产提高88公斤、增产15.94%。

张瑞宏介绍,数字化九道工序耕播技术,采用北斗导航定位、双轴分层深旋耕、平整、施肥、旋转镇压开种沟、控深播种、覆土、开沟、二次镇压等九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播种作业。其中,九道工序一次性作业有效解决了拖拉机四五次下地压实土壤增加成本的难题;双镇压控深三维定位播种技术解决了播种深浅不一导致出苗不齐的难题;深抛土跟踪定位施肥技术解决了基肥不能在种下深施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难题。

在新源县阿勒玛勒镇,扬州大学与当地合作打造了220亩的示范田,种植了春小麦和玉米。“扬州大学的新技术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种植手段,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好技术造福更多群众。”阿勒玛勒镇副镇长朱晨光说。

张瑞宏告诉记者,下一步,团队将以江苏省科技援疆计划为牵引,以农机为核心,针对新源县小麦、玉米、大豆、大豆玉米复播等产业瓶颈,加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力度,推动新源大田农作物生产能力提升,助力新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金亦富 摄)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朱彤 通讯员 金亦富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科技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