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挖掘乡村文化价值,构筑乡村文化新生态

时间:2024-12-25 14:41人气:加载中...来源: 光明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关系到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乡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也要积极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采取有效举措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深厚的文化自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乡村文化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乡风文明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是广大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所在。近些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到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些乡村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也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而逐渐被消解和冲淡,乡村精神家园的失落已然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作用下,大力发展乡村文化,通过一系列乡村文化建设措施,有利于建立起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进一步拓展、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凝聚力是乡村社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凝聚力的根本在于民心,民心越齐,凝聚力越大,人们的向心力越强。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力建设和发展乡村文化,组织各类积极向上的乡村传统文化活动,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努力提升乡村社会的凝聚力,这对于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驱动力量。首先,当前越来越多的乡村都在利用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与旅游业持续深化融合发展,借助传统美食、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为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们打造体验乡村丰富民情、民俗文化的平台,这一发展路径可以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其次,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当前我国乡村建设有着专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在发展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兴村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很多乡村都依靠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开发出了新的地方文化经营活动及产业链,广大村民也因此得以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让村民们更加珍惜更用心经营现在的生活模式,村民们对乡村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都变得越来越强。

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是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聚集地,也是诸多传统手工艺的起源地,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乡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可以使这些原本蕴藏于乡村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慢慢得以发掘,进而得以推广应用,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乡村文化建设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目标变化,及时优化调整乡村文化发展的举措,切实提高乡村文化建设质量。

转变思想观念,塑造文明乡风。农民是乡村的核心人口,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建设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力量,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进而塑造新农村文明乡风。首先,充分发挥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基层党组织积极谋划,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内容来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好村委会的积极作用,加强运用村民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对于乡村居民思想素质的引领,持续不断提升农民们的思想认知。其次,选好群众身边的文明榜样,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乡村基层党员要发挥自身带头引领作用,从自身做起主动改变,破除乡村固有的一些陋习,身体力行为广大村民树立榜样形象,从而引导村民们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此外,村委会还可定期评选道德标兵和文明标兵的形式,不断引导乡村地区农民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文明乡风建设。最后,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广大农民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挖乡村文化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建设现状,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发展农文旅,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借助农文旅的融合来实现乡村全方位发展。首先,开发农文旅特色产品,全力打造乡村独特IP 。结合不同乡村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找准特色产业及发展模式,打造农文旅特色IP。相关主体要深入到乡村当中,从专业角度去深入挖掘乡村在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建筑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以此来加快旅游名村、特色庄园、特色民宿的建设,根据乡村独有特色和优势资源,针对性开设更具参与感、体验感、互动感较强的农文旅项目,其次,开展民俗文化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鼓励乡村旅游文艺创作、打造农文旅特色品牌。可以探索建立和完善村史馆,增强公众的文化和文物保护意识,提升乡村文化和农文旅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真正把农文旅产业打造成促进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再次,坚持统筹农文旅资源导向,促进农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尊重农业的根本地位,逐步深化落实文化为魂、旅游为韵的农文旅发展理念。结合当下先进的数字技术,利用科技与资源的双重优势发展智慧农业,合理利用自然风光、农田农事、古村落等各种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精髓,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挖掘农文旅产业的深层价值,根据原有的乡村资源基础进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延伸文旅产业链。最后,加强协调整合,提升工作合力。立足乡村发展现状,整合乡村、景区、民宿、餐饮、交通等旅游资源,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为广大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提升文旅产品价值,从而实现乡村文化活态化、乡村风景景观化和乡村居民富裕化,推动农文旅产业有机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乡村文化内生驱动力量。乡村文化人才是建设乡村文化的内生驱动力量,要充分调动起和利用好乡村文化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乡村文化人才提供更广阔、自主的舞台与空间,有效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让更多乡村文化资源得以挖掘和利用。首先,重视本土育才,竭尽全力去培养和造就优秀乡村文本文化人才,可面向本土人才开展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培训与指导,同步加强对乡土文艺组织团体的扶持力度,以此来逐步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其次,鼓励和吸引文化人才回归乡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加入乡村文化建设队伍当中,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乡贤文化建设工作,发挥乡贤在传承乡村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实现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壮大目标,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再次,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建立一支懂文化、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持续优化调整乡村文化管理队伍结构,切实提升乡村文化管理的专业化程度、精细化水平。通过一系列考核和选拔来挑选出一批大学生“村干部”“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从事乡村文化组织和管理工作,加大乡村文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乡村文化管理人员持续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激发、维护好乡村文化管理人员的创新热情,为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乡村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时代价值,它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通过创新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构筑一个多元共融、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新生态。这既是对传统智慧的致敬,也是对现代文明的融合,旨在促进乡村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的振兴,需立足于其内在生命力,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教育普及、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多维度举措,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一个文化繁荣、生态和谐、经济振兴的乡村新图景,正缓缓展开,期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创造、去珍惜。

作者:陈帅,福建农林大学讲师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