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是广西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蚕茧产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如何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强区建设“茧”上添花?近日,笔者随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走进桑园蚕房、缫丝厂房、织绸车间,喜见各地蚕桑发展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蚕桑生产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
品种技术提供科技支撑
桂桑5号、桂桑6号……走进忻城县安东乡桑蚕全产业链产业园桑园,但见各种桑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据介绍,广西已自主选育出系列适合亚热带气候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蚕桑品种,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先后育成“两广二号”“桂蚕8号”等家蚕优良品种26对,“桂桑优12”“桂桑6号”等桑树优良品种12个。目前,广西自主选育的桑树品种推广面积占广西的85%、家蚕品种饲养量占广西的98%。其中,新品种“桂蚕8号”自2020年以来累计推广近200万张,蚕农直接收益约40亿元;“桂蚕5号”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累计推广应用超过2万张,相较传统养蚕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模式不但在效率上提高3—5倍,而且有效防止农药中毒,减少蚕病危害发生。
“每养完一个批次,系统会自动生成数据分析报告。期间温度湿度是否超标,超标多少,有没有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操作都有记录。这一批养得好或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用数据说话。”借助大屏幕,忻城县安东蚕桑全产业链示范基地负责人现场演示了智慧蚕房管家系统。
该系统搭配标准化、流程化饲育技术,使蚕农养蚕简单化、科学化。得益于实时监测蚕房环境,根据环境数据变化自动开启排风扇进行温度调节等操作,并通过短信、微信服务号等平台告知蚕农注意事项,在每批次养蚕周期结束后形成数据分析报告,找出养蚕成败原因,组织技术小组进村入户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降低养蚕成本、提高蚕茧质量,助力蚕农致富增收。为改善养蚕基础设施和条件,广西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云平台等数字技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升蚕桑生产水平。
“在实用技术方面,广西创新集成桑园速生丰产栽培、小蚕共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等一套省力节本高效先进实用技术,有效支撑了蚕桑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负责广西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黄红燕介绍,2022年广西小蚕共育率88.95%,方格蔟推广应用率达84.16%,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率均居全国首位,蚕桑标准化生产水平整体提升,生丝质量90%达到4A级以上。
延伸产业链构建新格局
在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生产车间,高端真丝数码印花机高速运转,一条条花色精美的丝绸顷刻展现在大家眼前。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产业园,占地1600亩,总投资50亿元,于2020年11月启动,分3期投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耗茧10万吨,年产生丝1.5万吨、真丝绸1.5亿米、丝绸服装7500万件套,将打造为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目前,第一期已于2022年12月试产运行。主要建设蚕茧收烘仓库、缫丝厂、纺织绸厂、炼白厂、染色厂、印码厂、综合服务中心等,通过整体打包的方式建设专门的带农益农车间,预计年创利税2亿元以上,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广西蚕桑产业要向织绸印染、成品制造和外贸出口等环节延伸,形成长而完整的产业链。”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广西茧丝加工集中度较高,全国乃至全球1万绪以上的9家大型缫丝厂均在广西。广西现有茧丝加工企业93家,自动缫丝机生产规模40万绪,占全国总产能的40%。2022年广西生丝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10.78%,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广西坯绸产量1982.37万米,同比增长6.17%,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数字化剑杆织机、数码印花机等先进茧丝精深加工设备,布局国内领先的优质丝绸面料生产;蚕桑“农工贸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持续构建,“桑—蚕—茧—丝—绸”产业链条不断补齐,集群化发展潜力巨大。
稳面积增产量提效益
蚕桑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茧丝精深加工滞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虽然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步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做大优质茧生产、做强茧丝精深加工、做亮蚕桑茧丝资源多元应用、做优桑树生态治理,全面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对蚕桑产业发展方向胸有成竹。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广西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明光:稻虾连作 增收有方
近日,笔者在明光市桥头镇宝龙村的宝龙圩看到,数千亩虾田条块相连,微风吹拂水面,荡起...(14403)人阅读时间:2023-05-11在万物生长中感受顺义果蔬飘香
5月6日,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立夏时节,万物奋力生长,一片朝气。在顺义,各...(17558)人阅读时间:2023-05-11密云冬眠的小蜜蜂“开工”啦!
眼下正是蜜蜂繁殖的最佳时期,密云区2000余户蜂农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做好蜂群繁殖工作,密...(17454)人阅读时间:2023-05-1126家“青字号”亮相中国品牌博览会
5月10日,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作为省级参展单位之一,青海省共遴选...(11831)人阅读时间:2023-05-11乡村走笔——培育新产业收获“致富果”
一朵花撑起农旅融合,一串果打响小镇招牌。今年以来, 天津市 武清区汊沽港镇以“桃”“萄...(15680)人阅读时间: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