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长丰试种“数字草莓”

时间:2023-02-01 19:39人气:来源: 安徽日报农村版

  种草莓也有了科技“狠活儿”!近日,笔者在“中国草莓之都”——长丰县采访发现,通过数字赋能、科技加持,该县进一步推进草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数字农业新模式。 

  有的开出白色的花,有的开出粉色的花,还有的开出红色的花……长丰县智慧草莓园的实验大棚里,一盆盆形态各异、色彩多姿的草莓种苗可让笔者开了眼界。“这是我们的‘草莓种质资源圃’,这里一共收集了来自全世界范围内,日系、欧美系等两百多个草莓品种。”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告诉笔者,全球搜集,只为“博采众长”,可以定向改良,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草莓品种,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

  作为“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县”,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已迈上总产值和品牌价值“双百亿台阶”。长丰县智慧草莓园于2022年开始建设,核心示范区面积共200亩,计划于2025年建成高标准数字草莓产业示范基地1000亩,将依托数字化农业科技,助力长丰草莓产业再度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打造长丰县乡村产业振兴样板。  

  大棚内,李伟点开手机APP,“只要我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草莓长势,掌握温度、湿度、虫害、光照等情况。”李伟说,园内建设了二十多套环境类和植物本体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实时获取环境中的温湿度、土壤参数值、植物长势等信息数据,赋能草莓种苗的快速开发和更新换代。  

  为提升草莓产业的数字化水平,长丰县建立全国首个草莓产业互联网平台,按照数字赋能草莓产业思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字草莓”大数据中心、草莓园区智能管理、草莓品质品牌数字管理等数字化系统,构建 长丰草莓“产业布局、病虫害识别、肥水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销售网络”一张大图,实现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打造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 “五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模式。  

  在 “数字草莓种植区”,笔者看到,草莓种植利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无土栽培种植系统,也叫“草莓天瀑”,可自动升降,实现高密度种植。李伟介绍,“草莓天瀑”配置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通过电脑和手机,就能随时查看草莓苗的长势,操控水肥管理,对大棚内的温光水肥等进行远程智能操控,实现无人化值守。综合利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的建模分析,最后就能得到草莓生长过程的一个模型,给草莓种植户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说得形象一点,就相当于给农户提供一个草莓种植的说明书出来,农户们以后就可以凭着这个说明书来科学种植草莓,就是把过去传统的大户种植经验标准化、纸质化。”李伟说。  

  据测算,草莓数字化生产降本增效成效显著。通过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和水肥药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准化施肥、施药,草莓生产能节肥 30%、节药 45%。同时,数字化生产能实现草莓平均产量提高15%,每亩节省农资、人力等费用 800元,亩均增产增收约3600元。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安徽日报农村版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