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改粳’有望提高早稻品质与价值。”7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主论坛上提出了这一观点。
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种植数据,我国双季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区,全部分布在南方低纬度地区,播种面积7101万亩,总产量2802万吨,单产394.6公斤/亩。
然而,我国目前生产的双季早稻均为“早籼稻”。“双季‘早籼稻’生产面临着单价和利润率低的问题。”李家洋进一步说,我国“早籼稻”品种培育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主要作为饲料用粮或工业用粮使用,至今仍没有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品种。
与“早籼稻”相比,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明显优点。为此,李家洋院士团队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在培育双季“早粳稻”新品种上取得重要突破。
多年来,他们培育的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在江西省高安市、浙江省金华市、福建省三明市等多地开展田间实验。2021年,江西省上高县“中科发早粳1号”200亩示范片首次培育出可用于生产的“早粳稻”,其中人工抛秧种植,实收水稻稻谷亩产为530.31公斤;机插秧种植,实收水稻稻谷亩产为613.73公斤。粳稻品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
“新品种长粒优质、高产,抗寒、抗病、抗倒伏、抗穗发芽等方面尤为突出。”李家洋表示,如果将双季“早籼稻”改为双季“早粳稻”,不仅可以增加南方各省市的粮食自给率,还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2-3个月上市,让中国人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三亚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河北隆化“清单式”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
今年以来,河北隆化县水务局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聚焦农村饮水安全,通过实行“清单式...(11201)人阅读时间:2022-08-01科技特派员送上助农“增收计”
“微生物菌剂让秸秆变废为宝,省20%的化肥农药,这才是我们急需的好技术、好成果。”日前...(14229)人阅读时间:2022-07-29铁力打造中草药集散基地
冷库的温度和湿度等各种数据每6秒钟即时更新,在手机端可实时监测查看,这是铁力北药仓储...(15478)人阅读时间:2022-07-29“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
去年以来,昆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办“农民业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新型农民。 “农...(16491)人阅读时间:2022-07-29通海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削减农业面源污
近年来,通海县以种植主体和生产方式转变为重点,引导农民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18220)人阅读时间: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