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早稻“更早”成熟 “双抢”不再紧张

时间:2022-07-18 09:59人气:来源: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沿江地区双季稻种植,一般7月20日前后抢收早稻,接着抢种晚稻,农民谓之“双抢”。而这个时间段,也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冒着高温酷暑,抢收又抢种,真是苦不堪言。

  “苦就苦在‘双抢’时间太短,劳动量太大。”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负责人程太平告诉笔者,长江流域传统的双季稻模式单一,即“中熟早稻+中熟晚稻”,收早稻种晚稻一环紧扣一环。现在,他们育成了特早熟早稻品种,让早稻收割时间大大提前,使得双季稻“双抢”时间大幅增加,达30多天,也就不用那么紧张了。

  “特早熟优质早稻系列品种的全生育期在90至95天,比对照早稻品种早熟10多天,特早熟早稻在4月初播种,成熟期在6月底至7月初。”程太平说。

  在程太平看来,随着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进城务工,双季稻生产面临的用工压力越来越大。特早熟早稻的育成,让抢收抢种的时间变得从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短缺给双季稻生产带来的压力。

  7月1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省市县三级农技推广部门在南陵县籍山镇实施的早熟双季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片进行机收测产,“南陵早2号”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91.7公斤。该示范片比对照早稻品种提前15天成熟。

  “我今年种了610亩‘南陵早2号’,平均亩产1200斤(机口稻)。”南陵县籍山镇小俞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俞小红告诉笔者,7月8日至9日收割早稻,这几天正忙着整田,即将播种晚稻,因时间很充裕,不用那么紧张了。

  俞小红在籍山镇尹塘、长塘、柏林等5个村流转土地4400亩,专门从事水稻种植。其中大部分为一季稻。“以前,我种的全部是一季稻。从去年开始,尝试种植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搞了几百亩双季稻,觉得不错,今年继续干。”俞小红说,双季稻按亩产2200斤(机口稻)计算,纯收入比种单季稻要增加300元左右。

  为解决安徽双季稻早熟品种少、高产稳产技术缺乏的难题,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程太平团队经过多年攻关,选育出特早熟早稻品种“南陵早2号”,在安徽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吴文革研究员指导下,采用精量机穴播平衡栽培,创建了双季稻早稻高产栽培新模式,实现早熟、抗病、丰产、质优的协同,为安徽省早稻生产探索出抗灾、稳产保丰收的新途径。

  “南陵县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双季稻生产,水稻产量与品质兼优。”南陵县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束孝海介绍,不足之处是双季稻生产的“双抢”时间紧、气温高,作业环境恶劣;有的年份,6至7月份的梅雨易致涝灾,影响早稻生产。“在江南易涝地区,推广特早熟早稻,可在洪涝成灾之前收获,从而避开梅雨灾害。”

  “水稻避灾与生产自救,是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文革表示,在遭遇洪涝灾害之年,用特早熟早稻品种做“早翻晚”进行生产自救,其安全播种期比现有品种后移10天以上,可保证退水迟的受灾田块都能种上水稻。

  “要保持双季稻生产方式,早稻品种的生育期成了关键问题。”吴文革告诉笔者,特早熟早稻品种的育成,可让双季稻种植增加“特早熟早稻+迟熟晚稻”、“迟熟早稻+特早熟早稻”两种模式,对扩大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程太平表示,“南陵早2号”是在特早熟早稻“化感2205”基础上进一步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了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目前,该品种在安徽应用面积达到10万多亩,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已开始引种。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安徽日报农村版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