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高素质农民培育从名片到金字招牌

时间:2022-01-12 14:16人气: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合推介的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中,夏邑县农广校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农广校入选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多年前,夏邑县便围绕农民“做文章”,以农民技能提高、素质提升为抓手,历经三代农广人,打造农民培育名片。迈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从产业中来、到田间地头去,该县正着力擦亮农民培育这个金字招牌

  为年轻人指路

  寒冬腊月,在夏邑县曹集乡陈阳家庭农场的大棚里,却是一片红火——红的是草莓和火龙果,“火”的则是“90后”高素质农民陈阳和他的家庭农场。

  打开棚门,这个大棚不一样,上面是火龙果,底下开沟种有草莓,应用了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

  30亩共9个大棚,销售也不一般。“不走大车!”陈阳介绍说,种植的是中高端的产品,都是消费者前来采摘,或者超市、水果店直接订单,售价要高得多。

  几年前,陈阳与当地许多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返乡创业,源自陈阳参加了夏邑县农广校开办的培训班。经过摸爬滚打,加上农业专家手把手的教,陈阳逐渐在农业上“站稳了脚跟”。

  今年,陈阳又流转了部分土地,准备种植葡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水果,不断档。”

  陈阳是夏邑县农广校吸引返乡、培训成才的高素质农民典型之一,也是夏邑县农广校的秘诀之一——抓住年轻人、抓牢农业人。

  产业育人良性循环

  “培育高素质农民,最基本的工作思路就是围绕产业育人才,育出人才促产业。”夏邑县农广校校长王留标说。

  夏邑县从事粮食作物、蔬菜瓜果经济作物等的种植者众多,不少乡镇逐渐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发展趋势。

  摒弃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传统做法,夏邑县农广校在培育高素质农民过程中,更加注重“小班”授课。

  该县曹集乡彭寨村的草莓大棚里,果实泛红,陆续成熟上市。基地负责人薛峰说:“两个早熟品种开始上市了,这几天行情好,批发价每斤28元。”

  草莓班,是夏邑县农广校瞄准当地产业开办的“针对班”之一,薛峰等学员学成归来,组团带领村民建立发展起占地近500亩的草莓种植基地,从每年11月下旬到次年6月底,草莓亩产能达3500公斤,亩效益4万元左右。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几年前,该县高素质农民王飞凭借“四季有活干、一年赚百万”成为致富典型。现在,该县高素质农民队伍日益壮大,百花齐放。

  从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毕业后”,该县北岭镇王满想的农业路走得更加稳健了,40多亩地种上了优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等,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王满想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与同班的5个学员,一起创办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既交流种植技术,也互通销售路子。

  “我们更希望越来越多的学员能联合起来,抱团发展,这样不仅能把所学用到实处,也能够带动、帮扶更多的农民逐步发展壮大。”王留标说。

  人才培育和技术推广相融合

  王满想现在是该县的特聘农技员,从学员到农技推广者,学与推,集合在了王满想身上。

  该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技推广,也正在走这条融合之路。

  该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张晓丹介绍说,培育和推广,从目标上来说是一致的。农技中心会推荐服务对象参加培训班,待其学成归来,往往能成为技术的“传播者”。

  “瞄准产业育人才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提前着手,为产业发展未雨绸缪。”王留标说,但这并不容易。

  夏邑县农广校教师丁亮介绍说,农民学员讲究实效,这就要求老师“上台能讲课、下田能指导”。关键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老师的专业知识并不一定能“跟得上”、满足得了。

  近年来,夏邑县新发展的礼品西瓜,就遇到这种难题。为此,夏邑县农广校邀请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西瓜专家何楠前来助阵,既推广技术、又帮助培育当地老师和农民,助力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