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吉林省数字乡村建设纪事

时间:2022-01-07 11:13人气:来源: 吉林日报

  吉林省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推广智慧农业、直播带货、共享课堂,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

  数字乡村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1年备春耕,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在掌握土壤墒情、温度方面,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了。当地政府免费给张文镝添置了一套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老张叫它“气象哨”。有了它,稳坐家中就能第一时间精准了解农业气象。

  过去老张通过天气预报估摸气温和降水,大范围预报摸不准小区域的“脉”,有时会发生刚刚施完肥就突然下雨的情况,不仅效果差还浪费钱。有了这个监测站,大田里的摄像头、传感器,直接就把数据传到县里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省内外的栽培、植保、土肥、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在线服务,实时给出的指导意见第一时间就发送到张文镝的手机里。

  2021年春耕生产之前,梨树县投入将近500万元,建成了41个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平均每10万亩大田就有一个。这些海量数据汇集到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全县304个自然村,村村有了自己的施肥报告;坡岗地、山坡地、风沙地,因地制宜推出适宜播种时间;关键时刻,无人机还会出动,实时掌握天气信息。

  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产业带来了实惠。在和龙市八家子镇桑黄基地,物联网监控云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给“难伺候”的真菌桑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基地的桑黄种植量已经超过百万段。

  2021年,和龙市已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7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乡村经济实现“弯道超车”。一季度,这里的大米、桑黄、辣白菜等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亿元。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享受着互联网释放的数字红利。在吉林,一些乡镇与中国铁塔公司合作建设“数字监管平台”,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铁塔上一个个高清摄像头,让农村社会治理有了千里眼。借助互联网,一个个城乡“同步课堂”,破除了城乡教育资源壁垒,解决了农村薄弱学校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

  数字乡村 为乡村发展添“智”提“质”

  为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吉林市龙潭区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重点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制订《龙潭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涉农资源要素整合,完善产业、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措施。夯实数据服务基础,从技术支撑、数据存储、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综合服务5个方面,完善基层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乡产业协同,调动社会资源力量,推动“互联网+一二三产业”项目化,促进城乡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协同。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围绕人和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加快数据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业务数据、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高精度北斗定位数据叠加的综合治理服务体系。提升“三农”信息服务能力,完善龙潭区三农基础数据“一张图”服务平台、经营主体及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平台、乡村振兴APP的开发应用,建设基层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提高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资产运营、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等管理水平,建立数字化惠民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字供应链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字“长安” 让乡村长治久安

  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下延至县、乡、村,拓展系统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民生服务、生态建设等领域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正在建设中的“农安长安”工程计划投资1.69亿元,新建大数据中心和县、乡、村三级指挥中心,接入摄像头1万个以上,打造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走进“农安长安”工程统一管理平台,大屏幕墙上不断更新着数据信息。“这个平台共有40个分系统、300个功能。”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具有应急预案、应急值守、信息直报、通知通告、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统计分析、深度研判等功能,可以实现对信息对象关系圈的深度挖掘,为城市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和数据。

  搭建起了平台,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农安长安”工程研发了手机APP指挥版、政务版、民生版,通过手机APP可以完成移动执法、移动办公、移动会议和惠民应用。在农安县的22个乡镇,活跃着3000余名综治协管员,他们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装有“农安长安”APP,让现代化、信息化的治安防控手段遍及各乡镇、村屯。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