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培训强本领 致富有奔头——青海积极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时间:2021-11-25 16:33人气:来源: 青海日报

  初冬时节,曹国才开始盘点今年的收成。他是湟源县蓝天白云家庭农场负责人,农场主打产品是荷兰豆。

  “今年本可以大大挣上一笔,结果一场霜冻,损失不小,不过也挣了十好几万元呢!”虽然有失落,曹国才仍难掩荷兰豆种植带来的兴奋。

  “以前我只知道闷头搞种植,销售什么的都不太懂。上了农广校的培训课程后,觉得眼界大开。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老师讲的都能听懂,学到的东西也很实用!”曹国才告诉记者,通过高素质农牧民培训,他学到了如何创业如何销售,明白了如何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怎样对荷兰豆进行包装,甚至对荷兰豆出口也有了认识。

  从只会闷头种植到“绿色生产”“产销一体”热词脱口而出,从普通农民到家庭农场主,成为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曹国才的底气来源于刻苦的钻研和系统的培训。

  曹国才是青海省参加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的广大代表之一。围绕全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青海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畜禽规模养殖场负责人为重点,加快培养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仅2021年就计划培训高素质农牧民1万人以上,为确保粮食安全和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培训啥?

  农牧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我的合作社现在养殖400多头牛,种植了1400多亩(1亩≈0.067公顷)饲草,这几年发展得不错,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麻莲迈尔素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学军告诉记者。

  顺利发展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高素质农牧民培训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前几年养殖时,给牛羊喂青贮草,喂着喂着就出现一个毛病,短期内食欲下降、肚子胀。”马学军回忆道,“持续了好几个月,牛羊长得不好把我愁坏了。”

  刚好这时,高素质农牧民培训机会来了,“课上询问时,我给兽医专家讲了症状,专家告诉我那是牛羊酸中毒了,让我在青贮草里加1.5%的小苏打和10%的甘草,混合之后再喂牛羊。”马学军说,“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我的问题解决了。”

  专家看来简单的方法,可解决了农牧民的大问题。马学军表示,现在有各种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班,很有用,培训内容都是按照农牧民的实际需要来。通过一次次培训,他的种植水平和养殖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合作社也发展壮大了。“从养殖户到养殖大户再到合作社,我吸纳本村劳动力逐渐增加,2020年光人工工资就付了20万元。”马学军说。

  牦牛、藏羊是青海省的主导产业,也是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要发展好牛羊产业,对养殖户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非常重要。

  “我们从优化培育模式着手,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本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菜单式培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马倩告诉记者,对于农牧区来说,产业兴旺非常重要,所以对于农牧民进行培训,首先是围绕产业需求来开展,并进行全过程跟踪培养。

  培训内容紧贴青海省十大特色产业,重点开展牦牛、藏羊、青稞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以及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等培训。结合重点工作,以国家政策、农牧业实用技术、农产品营销、农牧民手机应用技术及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知识培训为主,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让农牧民在掌握农牧业生产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教?

  线上线下结合,把课开在田间地头

  知道农牧民需要什么,就教给他们什么。

  那么,怎么教?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我们把培训班办到了田间地头、棚圈和省内外农牧业示范园区,增强了农牧民培训的可操作性。”青海省农广校校长魏学庆介绍说。

  近年来,青海省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内容“实”、形式“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注重手把手的培训、田间地头授课、棚圈传授技能,把农牧业新成果、新技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参训农牧民。同时,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本地资源不足时开展跨区域学习交流,有利于农牧民转变经营管理的理念,促进产业发展。

  来自西宁市湟中区的学员刘启君就参与了这样的跨区域学习交流。他参观了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乐都卯寨乡村振兴大讲堂等地,还在生产现场与专家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学习,“走出去参观学习,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以前种饲草,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机具的故障也不太清楚,通过出去交流学习,见识到了别人是如何种植的,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在实际教学中,青海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并不是参加完网络学习、课堂学习、实地考察学习就完事儿,还注重田间地头的后期跟踪服务。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