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季已步入尾声,但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内,部分晚熟品种依旧在挂果。近年来,马陆葡萄的上市周期不断延长,这背后离不开数字农业的加持。
走进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的1号智能大棚,只见数字屏幕上,光照强度、大气压力、空气湿度、温度、雨量、风向风速一一显示。原本种植人员只能凭借经验感知的环境要素,如今变得可视化。
马陆葡萄主题公园高级农艺师王素青介绍说,原本公园里有150亩连栋大棚,每个大棚都安装了电磁阀、卷膜器等物联网传感设备,可以实现自动灌溉和温度调节。如果说连栋大棚实现了农业的1.0自动化,那么如今这4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就是连栋大棚的升级版,实现了2.0数字化。
如果土壤温度过高,葡萄树的根系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甚至死亡,这是根据地表温度无法精准判断的。“为了保障根系生长,我们在地表下的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处,分别放置了温度传感器,这会儿的实时温度分别是27.37℃、26.96℃、27.37℃,一旦土壤温度过高,我们会及时干预,进行物理降温。”王素青说。
如今,有了数字化加持,农事管理变得更加精细、精准。“经过测算,数字化改造之后,可使商品果率提升5%左右。”王素青介绍说。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工艺上的技术革新,更是生产模式的迭代。
马陆葡萄依托大数据,把农作物种上了“云端”,这是嘉定数字化农业发展中的一道缩影。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中看到的可视化数据,最终会上传到坐落在嘉定的企业——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上海市数字农业云平台”上,并在云平台上进行可视化的呈现。此外,相关采集数据还接入了上海市“农业农村一张图”和上海市“农业农村资源库”中。
“我们开发的这个平台,旨在实现政府监管的数字化、消费者连接的数字化和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数字化。”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他看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以数字化做底座,“如果没有数字化,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每天,这个数据中心需要处理数据信息超过4万条。在可视化大屏上,可以看到上海市的全景地图,全市所有的农业生产地块全部集中在这一张图上,不同的色块代表不同的功能区块,用手指轻轻一点,全市的养殖、种植、水产情况一“图”可观。
此外,由左岸芯慧开发的“上海神农口袋”数据平台,已在上海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应用。截至目前,累计有超过65000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每日通过“上海神农口袋”进行生产作业信息的上报,形成了上海农业生产作业的数据基座。
奖补政策“暖民心”助农惠民保秋收
今年9月份以来,衡水市景县降雨量达到 232.1毫米,是1956年以来同期降雨量最多的一年,眼下正...(17504)人阅读时间:2021-10-18东明县:多措并举抗灾情 全力以赴保秋种
当前,寒露已过, “三秋”生产进入关键时期。由于9月份以来持续阴雨天气, 给秋作物适时...(17747)人阅读时间:2021-10-15太湖农产品经营主体信用“入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太湖县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打造农...(12116)人阅读时间:2021-10-15滁州南谯区综合施策促农民增收
滁州市南谯区围绕产业富农、科技务农、保险护农等,融合项目资金,扶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12194)人阅读时间:2021-10-15“为果农架起致富的金桥”
秋天雨后的眉坞大地,硕果挂满枝头,到处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10月12日,眉县金渠镇八寨...(11824)人阅读时间: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