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铺展高原山水田园乡村画卷

时间:2021-09-15 16:54人气:来源: 青海日报

  8月20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木场村的一家中草药企业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的分拣着刚刚收获的党参,而这些戴着围巾和口罩的工人大部分是本地的村民。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脱贫户的村民在厂里打一天工可以挣150元。

  不仅如此,村集体通过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并做药材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则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青海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省财政参照中央做法明确将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优化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相关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以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让产业振兴未来可期

  初秋时节,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陆切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一派忙碌景象,近百名村民分散在田间地头,头茬红笋装车,二茬试种贡菜、间苗、浇水……乡党委组织委员董瑜说:“这里生产的优质高原夏菜——红笋受到省内外市场和消费者青睐。但大面积种植红笋,存在产业品种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头茬红笋抢收完毕后,我们抢抓有利时机,试种了1.33余公顷的贡菜。现在已经出苗且长势喜人,10月份就能上市了。如果收益好的话,我们计划来年一半种植红笋一半种植贡菜。”陆切村村委会主任韩金成欣喜地说。

  眼下,正值赤松茸上市的季节。记者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垣万亩设施农业基地看到,300多栋赤松茸大棚喜获丰收,满棚菇香,采摘正忙,务工妇女正在娴熟地分拣菌菇,这些都是分拣后空运发往北上广高端消费市场的精品赤松茸鲜菇,每公斤市场价都在30元以上。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今年,青海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2万公顷),确保粮食保产稳供,并抓好杂交油菜、马铃薯、林草等新品种培育,强化良种良法良技配套,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此外,门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等地分别入选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未来可期,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

  美丽乡村,让美好家园宜业宜居

  “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你向往吗?

  鸟鸣声声,满山青翠,潺潺河流,穿梭而过。这是平安区古城回族乡石碑村的真实写照。

  乡村美起来,旅游旺起来。在石碑村花海景区,高空自行车、彩虹滑草、旋转木马等“网红”项目引来游客们的围观“打卡”。5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达300万元。

  据统计,石碑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来,已累计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70余人。“生态+旅游”已成为该村的独特优势。

  “村庄道路宽敞整洁,鲜花苗木遍布庭院,看着舒心,住着舒服!”傍晚时分,民宿的游客惬意的在村道间散步。

  放眼河湟两岸,农村道路、乡村物流体系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一半,几乎每个村庄都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高原夏日的凉爽,激荡起青海各地群众“浪山”的热情,在广袤的农村,一条条乡村旅游产业路正蜿蜒铺开,家家户户院墙内熟了的桃子、李子挂满枝头;房前屋后的格桑花开得正艳,一排排农家小院炊烟袅袅……景美、人富,是最温暖的底色,最浓郁的乡愁。

  创业创新,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足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围绕农民增收持续发力,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