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当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坐在天安门广场一区10排的周口市税务局驻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韩宇南,手抚胸前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回想起驻村的过往,心潮澎湃。
“从2015年驻村到现在,已经7个年头了。刚去时,前何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是‘溜着墙根’进村上任的。”韩宇南坦言,“宁摸十里黑,不走何庄街”,当地的这个顺口溜说的就是前何村,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来。2017年,前何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如今已达到15万元。
前何村的蝶变,正是河南省脱贫攻坚恢宏历程的缩影。8年来,全省上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因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近日,河南省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的河南,这个成果来之不易:贫困人口总量占全国近十分之一,70%集中在“三山一滩”地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千年梦想,一朝梦圆。河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河南省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省脱贫攻坚14个重大专项指挥部,省级领导干部当好“施工队长”。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8次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研究部署推动工作,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
靠的是党员的冲锋在前。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河南省累计选派驻村干部13.76万人次开展定点扶贫,其中驻村第一书记3.85万人次,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全覆盖。
靠的是河南省摸索出的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新路子。河南省探索出“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在全国推广、在全省复制;8年来,河南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95.07万人,返乡创业带动62.41万人,公益岗位安置67.6万人,稳住了就业底线;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感,近26万贫困群众跳出“穷窝”奔向新生活。
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河南省立足省情、精准施策,确保帮扶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的起点,我要继续留下来,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前何不富,不回税务!”今年春晚上,韩宇南发出的铮铮誓言道出了全省驻村第一书记的心声。
“我们将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河南省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郭奎立表示,五年过渡期内,要重点抓好“两类人群”监测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着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天津100万亩小站稻完成插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天津自主优选良种的100万亩小站稻,面积比去年增加20万亩左右...(11737)人阅读时间:2021-07-12云县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云县自实现云南首批、临沧市首个脱贫摘帽县后,牢牢树立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奋斗新...(18910)人阅读时间:2021-07-09民和3.2万亩冬小麦开镰收割
盛夏的7月,随处可见的绿意装点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山川大地。在这抹绿意中点缀...(10874)人阅读时间:2021-07-09积极打造高原 绿色 有机“青海高原藜麦
7月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青海藜麦可持续规模化绿色生产和价值提升”项目启动会暨青海藜麦...(13177)人阅读时间:2021-07-09北京密云将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
北京密云区生态环境优美,这里有建在悬崖上的蜂场,养着的被称为“蜜蜂中的大熊猫”中华...(12074)人阅读时间: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