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留住美丽乡愁(2)

时间:2021-07-02 11:20人气:来源: 河南日报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世纪香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产品不仅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辐射带动周边1万余户菇农致富增收。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笔资金投入,需要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单靠农户个体的力量,很难实现这样的跨越。”世纪香公司董事长李彦增介绍,他们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高端化、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产业化生产上谋求突破,把前方市场与后方生产农户连通起来,让产业旺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拉长农业链条的过程中,许昌着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助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机遇,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全市像建业绿色基地一样的千亩以上都市生态农业园有21家;依托鄢陵花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了五彩大地观光休闲度假区等10多个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禹州大鸿寨山地游等8条乡村旅游线路、神垕古镇等10个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一批村庄吃上“旅游饭”。

  生态宜居 农村生活美起来

  6月26日,在鄢陵县大马镇屈岗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粉墙黛瓦的庭院、花香四溢的游园、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还有街角处一字排开的分类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不同种类……

  “在俺村,垃圾分类成了‘新时尚’。”带着小女儿投放厨余垃圾的屈岗村村民吴玉珂说,“闺女还不识字,已经记清了垃圾箱上的不同标志。”

  像屈岗村一样,许昌市为2000多个行政村(社区)配齐了保洁员和配套保洁设备,为每个乡(镇、街道办)配备垃圾转运车辆,探索形成了垃圾处理全填埋、全运走、全消化的“三全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咋处理”难题,推动许昌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乡村振兴,离不开政府“有为之手”与“有力之手”的接力助推。

  统领全局,加压奋进。许昌市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党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性现场观摩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工作部署,各县(市、区)“比学赶超”,力争上游。

  细节入手,久久为功。在具体举措上,他们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公厕革命等公共服务建设细节入手,倒逼生态修复治理、倒逼乡村精细化管理,达到了“一举多效、激活全盘”的效果。

  乡风文明,内外兼修。结合环境整治,许昌村村“种”文化:农家戏唱起来、农家书屋建起来、农民画家多起来……文化氛围形成了,村民便在潜移默化中文明起来。

  着眼未来 城乡互动融起来

  “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许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是乡村建设行动的启动之年,许昌将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构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走在全省前列。

  在农业丰收上下功夫。许昌市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扭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全面加快项目进度,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在产业兴旺上下功夫。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许昌将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现代农业全链条式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各类社会化服务业,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增加经营性收入、促进群众就业上做文章。许昌将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指导服务,支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下乡创业新格局。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