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万州千名科技特派员下乡“结对子”为群众鼓起“钱袋子”

时间:2021-03-30 17:23人气: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十多口炒茶锅一字排开,随着工人们娴熟地翻炒、抖动,在一片吱吱声中,原本青翠的茶叶渐渐变干、成条形状,空气中茶香弥漫、沁人心脾。日前,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青石村江南茶厂,忙碌而有序的车间内,几位穿着红马甲、正在指导工人制茶的身影特别引人注意,他们就是被村民亲切称为“茶专家”的科技特派员——眼下,正是春茶上市的关键时期,“茶专家”们送来“及进雨”,助力这一片茶叶变成致富的“金叶子”。

  近年来,万州区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的力量帮助群众鼓起“钱袋子”。

  家门口享受“科技红利” 小茶叶成致富“金叶子” 

  三月的青石村,花红水暖。眼前,山脚下,房屋边,漫山遍野一垄垄的茶树成排延伸,与茶树间穿梭的茶农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这些以前我们不当回事的茶树,现在成了真正的‘摇钱树’!”正在采茶的村民张朝忠说起这几年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当地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给自己一家生活带来的变化,脸上满是笑意。

  青石村自古有种茶的历史。以前,村民零零星星种植了一些茶树,由于不成规模,加上管理没跟上,效益差。与当地大多数村民一样,虽然守着绿水青山,张朝忠一家却穷得叮当响,家里的经济来源就靠几亩薄地,日子过得憋憋屈屈。

  让张朝忠没想到的是,生活仿佛在一夜之间改变——近几年来,万州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服务,50名来自福建、云南、重庆等地的“茶专家”到田间、进车间,引进优质茶苗,帮村民改造原有的茶村树冠、跟进肥培管理、指导茶叶制作。很快,青石村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了1200亩优质茶园,张朝忠栽了50亩茶树,去年,销售鲜茶叶加上基地分红,进账30多万元。

  “春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茶叶产业,科技特派员的‘及时雨’真是送到了我们心坎上,今年30万元的收入雷都打不脱。”张朝忠乐呵呵地说。

  其实,享受“科技红利”的不仅仅是张朝忠。正在炒茶的长岭镇老土村村民夏元苹告诉笔者,以前,因为没文化没技术,出门没人要,她靠在茶园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月顶多挣1000多块钱。三年前,科技特派员进村开展科技服务,她报名参加了制茶技术培训班,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获得“重庆十佳制茶能手”“万州区制茶能手”等荣誉。如今,夏元苹已是茶厂的技术骨干,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钱。

  “国家政策好,我现在是挣钱顾家两不误。”夏元苹高兴地说。

  万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万州区共成立茶叶专家大院4个,“茶专家”到田间地头做茶事、念茶经,并培训了500多名茶叶“土专家”。在科技的助力下,短短四年多时间,茶叶已发展成为万州山地高效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万州建成生态茶叶基地5.7万亩,年毛茶产量2300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7.15亿元,小茶叶真正了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涵盖“三农”全领域 选派数量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万州区的科技特派员主要分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市、区级科技特派员三类,每年选派一次。以2020年为例,全区选派的“三区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共103人,其中正高职称有40名,副高职称也有40名。

  同时,征集确定的科技特派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还包括茶叶、枇杷、竹笋、中药材等名优水果和特色产业领域的科技人才,涵盖了三农全领域,并拓展到品牌包装、电商销售、项目策划、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万州区已选派各类科技特派员1000余名,分别与农业企业、农户结成“对子”,覆盖全区40个乡镇、街道。

  目前,无论是“三区”人才,还是市、区级科技特派员数量,万州区均列全市各区县第一位。

  农民“点菜”专家“下厨” 助力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近几年来,万州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对不同群体积极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和生产技能培训,科技特派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重点围绕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探索新业态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仅去年一年,全区引进农业新品种193个,推广新技术224项,解决技术难题339个,培训农民3922人次。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