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来自决胜全面小康一线的故事茶园飘香幸福来

时间:2021-02-10 11:03人气:来源: 陕西日报

  距紫阳县城10公里的青中村,历来是紫阳茶的主产区之一。据县志记载,这里曾是著名的贡茶点,每年都会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紫阳茶。因此,青中村古时也被称为“皇茶园”。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因茶闻名的青中村并未因茶致富。青中村有3个村民小组297户共8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432人,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中村围绕茶叶做起了文章,昔日“皇茶园”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脱贫先进村的跨越。

  青中往事 艰辛如昨

  1月25日,小雨淅沥,记者沿着蜿蜒的公路盘山而上,去往青中村。大约半小时车程,便到了青中村地界。

  退休不久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显华还是习惯早起,在新修的“皇茶园”观景台上晨练。“青中出贡茶是有原因的。这里海拔将近1000米,雨量充沛,土壤中矿物质丰富,高山茶香高味正,回味甘甜。”张显华说,“但‘茶香始终飘不出村子’,10年前,青中的路大多还是土路,进城来回要4个小时。卖茶就要赶早,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卖的钱换点生活用品,再肩挑背驮运回来,日子还是清苦。”

  临近晌午,记者来到村民朱达照家。朱达照已布置好饭桌,准备招待帮忙宰杀年猪的街坊四邻。随着热气腾腾的猪血汤端上桌,庖汤宴的热闹氛围高涨起来。

  朱达照是村里的种茶能手,人勤快乐观,爬满皱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去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他家的茶叶卖得好,13亩茶园带来了将近3万元的收入。

  谈到种茶,朱达照打开了话匣子:“种茶是个苦差事,不能偷懒,更容不得半点马虎。前些年到了茶季,天蒙蒙亮就要采茶,晚上炒茶,清晨背到县城卖茶,如此持续一两个月,我再累都不敢休息。几乎每个茶季我都要生一次病。”

  “几年前,我们想引进一家企业来村里办茶厂,但很多老板看到村里的条件,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张显华对此记忆犹新。

  要发展,交通建设需先行。

  脱贫攻坚以来,村里陆续硬化和改造了6.2公里的主干道,实现了“家家出门不沾泥,户户紧连水泥路”。与此同时,村里住房、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

  2016年,一个总投资780万元的标准化茶厂在青中村拔地而起,去年一年就实现盈利580万元,带动户均年收入达1万元。

  党建引领 今朝腾飞

  青中村紧紧扭住茶叶这个“牛鼻子”,向因茶兴业、因茶富民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也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多元发展上取得成效。

  “家有万担粮,不养长颈项”是曾经流传在青中村的一句老话。在村民眼里,家禽养殖是一个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亏本买卖。

  2015年,初来乍到的村第一书记曾顺宝听到这话颇为不解。通过调研得知群众不愿发展养殖产业的原因,一是鸡苗难养,二是不懂销售。

  “发展林下养殖,是基于青中村的客观实际。这里林地资源丰富,散养土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保证土鸡品质,又能清除茶园杂草和害虫。”曾顺宝说。

  为了消除群众顾虑,曾顺宝和村里党员决定先行示范,带头养鸡。鸡苗成熟后,曾顺宝就兼职带货,土鸡每斤25元,买1只鸡送1斤干土豆片或1斤青辣椒。这个促销手段,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去年,曾顺宝为土鸡代言的短视频点击量达到5万次,土鸡销量达到3万只。

  2016年,村里成立了养鸡合作社,为群众统一提供鸡苗,统一回收土鸡,提供疫病防治。现在,青中村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土鸡且林下养殖逐渐规模化。春节临近,很多群众家的土鸡早已被预订一空。

  从小打小闹到规模种植养殖,青中村的变化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干部带头干,群众劲头足。茶叶种植、林下养殖、蔬菜种植等多维发展的产业格局已初见雏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了,群众才会愿意跟着干。任何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青中村的发展就有希望。”曾顺宝说。

  青山如黛 未来可期

  在青中村,人行步道、排水管网、共享单车停放点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主干道沿线分布着砖混结构的民居,白墙青瓦、院落整洁。走进郭家梁景区,一排排精品民宿更是惹眼。而在5年前,全村这样的房子只有7座,大部分群众住在土坯房内。

  2018年,茶旅融合成为青中村新的发展突破点。依托临近笔架山等地理优势,青中村打造了隐居乡里高端民宿、“皇茶园”精品园区、共享菜园等。如今,青中村不仅吸引着县城居民,很多外地游客也会慕名而来。

  对此,朱达照深有感触:“从前都是我们背着茶叶寻人家,现在是游客揣着票子来寻我们!”

  游客来到青中村,除了观赏茶山风景、品尝传统土菜,还能在“皇茶园”精品园区体验采茶乐趣,在群众家里参与手工茶制作。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