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时间:2021-12-28 12:36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

  长江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养育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但因为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长江的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一度达到“长江无鱼”的境况;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自然栖息生境遭到破坏,白鲟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为了遏制长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启了长达10年的禁渔期。那么一年快过去了,长江的禁渔效果怎么样了呢?

  这些画面是今年以来,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在长江湖北段记录到的:在宜昌江段,市民记录到江豚跃出江面的场景;这是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的江豚与水鸟同游的场景;在石首江段,麋鹿集体恣意奔腾的画面让人震撼。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张辉是中国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份,他们都会检测长江中鱼类和中华鲟的踪迹,从今年的监测数据里可以看出,长江鱼类资源得到恢复。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中国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张辉:现在鱼比较多了,信号都很多了。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王丁:对恢复整个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丰富度,应该说都有极大的帮助。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20世纪50年代,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量达到45万吨。近年来,年均捕捞量不足10万吨。根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2017起,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综合文献记载及调查结果,长江历史分布有鱼类400多种,隶属18目36科,但目前超过100种鱼类已经难以采集到。白鱀豚、白鲟已经功能性灭绝,中华鲟从2017年起已经连续4年没有自然繁殖,长江江豚仅余1012头。

  2017年,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率先实施全面禁捕,目前,可以采集到的特有鱼类种类数由禁捕前的32种上升至37种。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赵依民:十年禁渔是禁捕的一个基本需要,也是生物多样性修复的一个时间表,禁捕不是目的,我们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多层面的工作,有基因、有物种、有群落、有生态。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得到系统的修复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中华鲟种群何日回归?

  中华鲟是长江的旗舰物种之一,为拯救和保护中华鲟,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开展了推动保护区等级提升、推进人工繁育、实施增殖放流、动员社会力量等系列保护行动。但中华鲟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中华鲟种群回归长江之路依然漫长。

  总台记者 金珠:2021年中华鲟产卵场调查活动在11月上旬启动了,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从2017年到2020年,他们并没有监测到中华鲟有产卵的行为。那么今年会不会有令人欣喜的变化呢?我们跟着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考船,一起来到了中华鲟的产卵场地,也就是葛洲坝的附近,来看一下这里的情况。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宜昌长江段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一共60公里,几天搜寻下来,科研人员只发现了十几个中华鲟的信号。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 危起伟:今年的信号正在搜,比去年有可能多一点,但是也不是非常多。所以说中华鲟产不产卵还很不好说,如果中华鲟不自然产卵了,就没有自然种群了。

  

长江最长禁渔期即将达一年 这里的生态怎么样了?

  根据科研人员的监测,中华鲟自2013年开始出现自然繁殖中断,曾经的过度捕捞、航运、产卵场地的变化,都是导致中华鲟自然种群逐年减少的原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华鲟自然种群濒临灭绝。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央视新闻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