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和创新问题一直是贯穿国家发展过程始终的关键性问题,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自2010年起启动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近日,其官网发布了《2021年技术和创新报告》。
报告指出,技术进步已经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尤其是2020年期间新冠病毒疫苗的加速研发更突显了这一点。然而,倘若技术进步的速度超出了社会的适应能力,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例如人们担心,随着愈来愈多的经济活动实现自动化,就业机会会减少;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又加剧了人们的分歧、焦虑和疑虑。总之,人们担心前沿技术将进一步扩大不平等或者制造新的不平等。
大多数这类问题已在发达国家被提出。但如果穷国和贫困地区无从应对这些问题,或者干脆不考虑解决问题,那么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加严重。这份报告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如何追赶前沿技术浪潮,以及在谋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创新与公平两者之间的平衡。
技术变革的浪潮带来新形式的不平等
报告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但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的工业4.0时代,每一次科技变革都在加剧着国家内部不平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虽然在过去的10—15年里,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缩小了,这主要是因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发展得更快,并开始赶上来。但另一方面,在过去40年里,各国国内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不平等现象加剧,这威胁到在全球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研究估计,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目前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报告还指出,技术变革浪潮会带来新形式的不平等。例如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抢走”人类的工作岗位;“零工经济”的兴起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不稳定且依赖承包商和按需打工的阶层;市场和利润集中化有可能扩大工薪阶层与资本拥有者之间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前沿技术将导致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
报告强调,缩小国与国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意味着利用技术和贸易进行结构转型。发展中国家若要打造为其国民提供高收入工作机会的经济,就必须利用新的技术模式,不能错失新技术变革浪潮的机会。
在数字前沿领域降低偏见
报告谈到,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压力、技术和创新能力低、融资机制薄弱、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受限、收入能力不足、数字鸿沟、技能短缺等挑战。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当在数字前沿开拓进取。
“前沿技术”是一组充分利用数字化和连通性的技术,二者结合在一起后能够产生多重倍增效应的新技术。这11种前沿的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基因编辑、纳米技术和太阳能光伏,这些技术可以用来提高生产率和改善生活。
“但仅仅依靠技术本身,很少能够解决问题。”报告强调,“技术可能会影响差距,但不平等也会影响技术,目前,大多数技术都是由全球发达国家的公司创造的,而且主要是由男性创造的。这些技术倾向于重点关注富人的需求,因而排挤了可能让穷人受益的创新。技术变革也受到性别不平等的影响,部分原因是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攻读科技、工程和数学科目。”
因此,这就需要各国公平创新,在技术的获得和设计方面降低偏见、减少歧视。
发展中国家不应错失这波浪潮
报告建议,为了实现公平创新,克服上述种种挑战,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进步的潜在益处,同时减轻其有害后果,并确保技术能够普惠大众。国家也需要为创造和塑造包容性和可持续创新市场制定愿景、使命和规划。
发展中国家除了利用现有技术实现生产多样化和采用前沿技术,也应该依靠国际合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国际合作应当在促进科技创新的能力建设、平稳的技术转移、女性在前沿技术领域的作用发挥、制定战略性“前瞻和技术评估”计划以及推动包容式的国际讨论方面做出努力。
最后,报告强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不能错失这一新的技术变革浪潮。每个国家都需要有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政策。对一些国家来说,这将意味着推广前沿技术,同时继续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使经济多样化,并提升传统行业。另一些国家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前沿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但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让个人和企业为一个快速变革时期的到来做好准备。21世纪的成功有赖于各国采取平衡的做法,即建设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并同时推广前沿技术,以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以人为本、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球愿景。
人类基因组新数据集反映25个人种间遗传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代表全球25个人种的64个完整人类基因组进...(17924)人阅读时间:2021-03-15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破解大城市停车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表示,目前全国城市车位比严重倒挂,平均...(14820)人阅读时间:2021-03-11把“显示器”穿在身上 我国科学家研发
3月10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展示用于编织的发光纤维。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19976)人阅读时间:2021-03-11向网络侵权行为亮剑
惩治网络流量造假行为,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手机应用流量劫持案;开放司法区块链平台,支...(15315)人阅读时间:2021-03-09我科学家实现远距离非视域成像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教授等在国际上实验实现了1.43公...(10356)人阅读时间: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