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朱玉庭:爱“啃硬骨头”的技术革新尖兵

时间:2022-03-02 10:30人气: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洪涛 通讯员卢克余 秦志贵 蒋渭清

  他从一线职工成长为公司精密成型分厂生技科科长;他在企业技术革新中攻克一道道难关,节约生产成本千万元;他先后被授子“淮安区五一劳动奖章”“淮安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他就是江苏省淮安市人大代表、淮安区新时代产业工人中复合型科技人才的优秀代表,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精密成型分厂生技科科长朱玉庭。

  多年来,他凭着专注和坚守,钻研技能,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

  

朱玉庭:爱“啃硬骨头”的技术革新尖兵

  钻研技能,他成为克难攻坚的“主攻手”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是朱玉庭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自入职以来,他以匠心致敬初心,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善啃“硬骨头”,而成为公司克难攻坚的“主攻手”。

  2014年底,朱玉庭初入精密成型分厂,公司实施自动化车间建设。然而,在项目推进中,精密车床加工出现的“断屑”问题,阻碍了项目前行的步伐。出乎意料的是,初来乍到的朱玉庭主动请缨,运用自己积累的丰富机械加工经验,制定出系列优化措施,仅用半个月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不仅如此,他还借攻克“断屑”问题之机,通过对刃具的重新选型,使项目刃具成本费用较过去降低62.8%,半年节约刃具成本达47万元。这一创新举措,为该项目夺得公司重大攻关项目一等奖立下头功。

  此次“牛刀”小试,让朱玉庭在企业名声大噪。很快,一道新的难题被同事们推到了朱玉庭的面前:企业上马的“岱摩斯”项目,由于产品精度要求高,产品精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交付。怎么办?朱玉庭又拿出“啃骨头”的劲头,从项目工装设计入手,查症结,找病根,并对走刀路径进行了优化。结果,产品不良率由过去的10%降低至0.3%。

  善啃“硬骨头”练就“攻坚金刚钻”。2016年,在攻关福特项目中,朱玉庭再次领衔技术攻关,通过系列优化措施,仅当年就节约材料成本200万元。同年美桥D2轴类件项目,他提出工程变更取消轴类件中心孔,申请将铣打加粗车的工艺变更为粗车两道序加工,使轴类件单件加工成本降低1.8元,一年节约金额近50万元。2017年下半年,公司实施的“麦格纳”项目,产品需求出现“井喷”现象,企业的实际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新订购生产设备交付期又太长。面对这一情况,朱玉庭再次出击,千方百计对产品加工工序进行持续优化,将其中两大类产品的平均生产效率提升23%,解决企业按时完成订单生产遇到的燃眉之急。

  技术革新,他成为创新创效的“排头兵” 

  朱玉庭认为,个人价值在于奉献与付出。他将自己学到的技术、掌握的技能,全部运用到为公司谋攻坚、创效益之中,成为企业技术革新的行家里手。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朱玉庭靠自己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硬是自学通过了PMP等多个专项技术认证。2017年,在淮安市总工会与淮安区总工会的指导下,江苏双环齿轮以他名字成立“朱玉庭创新工作室”。在他带领下,双小环齿轮技术革新捷报频传。其中,朱玉庭参与攻关的福特节材项目,通过其对锻造工艺、加工余量采取的优化措施,年均为企业节约材料成本约200万元。2018年,江苏双环新接一变速箱带端齿类齿圈的开发项目。一个工件有18个齿,每个齿槽有24个棱角,项目要求端齿加工后的工件不能有任何毛刺。在承接此项目的第一天起,朱玉庭便一头扎进公司,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同吃同住,一同研发。从对客户的无毛刺要求进行多种工艺方案的研究,到试验振动、磨粒流、旋转搓刀、电化学、毛刷、热能等各种去毛刺方式的探讨,再到精车、旋分铣以及去毛刺等多道工序的协同试验、反复验证,率先国内同行设计出新型端齿旋分加工整体式三面倒角刀片,彻底解决端齿旋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问题,并申报国家专利。其工作室被评为“淮安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2019年,公司决定对端齿加工工序刀具进行自制研发,朱玉庭再次带领团队,从实验设计,到刀具毛坯选型、工艺选择、涂层的材料及厚度比对等,工序一道一道地攻,难题一个一个地破,有时为了攻克一道工序,他埋头连续工作35个小时以上。经过近一年攻关,新量产刀具平均使用寿命提高3倍,价格降低75%,一年下来,节约端齿刀具费用78万元。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