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成渝双核 联动联建

时间:2023-10-17 16:58人气: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在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全面提速”到“乘势跃升”的良好态势中,两枚关键“棋子”动能澎湃——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成都市共担新使命,共推“双核引领,区域联动”。可谓“成渝一家亲,共下一盘棋”。

当前,双核联动联建已驶入“快车道”。以多层级、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双核城市间业已达成的共识,正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持续走深走实,贡献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从五个专班的“五个共建” 看重庆成都双核联动的“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有部署、双方有需要、现实有基础。

党的二十大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当前推进建设紧锣密鼓,这幅宏伟蓝图中,重庆与成都共下“一盘棋”、共担新使命。进一步来讲,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奋力抓好双核引领、区域联动,将是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3年来,重庆成都两地立足实际,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优势互补、共投共建,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资源、城市服务功能、社会公共政策“五个互联互通”,成立5个专班全面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现代化国际都市“五个共建”。

双核联动联建5个专班的工作开展情况显示,专班运行畅通、办事高效。

其中,重庆成都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当前两地正着力提升多式联运水平,完善市域铁路网络,增强航空运输能力,积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互联互通。重庆成都紧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共抓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共育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集群。

共建西部科学城,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重庆成都加快推进成渝科技创新合作,协同共建西部科学城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进城市服务功能互联互通。重庆成都以建设优势互补的现代金融业为根本,助推金融业加速发展。

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推进社会公共政策互联互通。重庆成都高效率推进现代化国际都市共建和社会公共政策互联互通,高质量开展宣传推广,努力推动成渝相向协作联动、回应群众期盼。

从2个方案和7个签约 看重庆成都双核联动的“新”

深厚共识转化为全新实效。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体育、文旅两个实施方案提交会议审议获得通过。

《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推进体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联合申办重大赛事、打造全球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等主要任务。到2027年,成渝双核体育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两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渝双核成为全国体育创新发展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高质量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施方案》则定位重庆都市核与成都都市核两大核心,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同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

到2027年,形成有力驱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到2035年,两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引领地、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一场“压轴”的集中签约,吸引了各方关注。成渝两地有关区(市)县、部门落座签约台,围绕跨区域融合发展、轨道交通、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签署了7个联动联建合作协议。

重庆渝中区与成都金牛区协同打造“金渝良缘”品牌,重庆沙坪坝区与成都武侯区深化区域合作,重庆与成都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重庆与成都两地医疗保障局深化“成渝医疗保障双核联动联建合作”,重庆与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打造成渝住房公积金双核联动联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合作”,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协同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合作”,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共建成渝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双核联动联建的深度与广度,以“缔约”的形式,持续深化与演进。

从路的不息“脉动” 看重庆成都双核联动的“效”

9月27日上午8点02分,重庆沙坪坝。G8606“复兴号”动车准点启动,一路向西驰往成都。两地相距300多公里,坐高铁仅需62分钟。2020年以来,在四川与重庆、重庆与成都的多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常态交流中,高铁都是两地三方代表团的首选出行方式。

再摊开地图,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成都市之间,条条公路蜿蜒,横亘纵横山乡。它们像襟飘带舞的“丝带”,串联座座城市;它们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货车来往奔驰,就是其澎湃的“脉动”,生生不息。

一份标记为“成渝”的跨境公路运输“脉动”,活力愈发强劲:一辆接一辆的“魁梧”重卡,满载“成都造”“重庆造”各类优质货品,从重庆、成都两地保税物流中心启程,通达亚欧大陆全境。

成渝跨境公路运输平台,《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标志性重点项目,自去年7月实现班车首发以来,已日益繁盛。

平台在快速“生长”。在这股“脉动”的承载下,越来越多的“重庆造”“成都造”,可从产地直达海外,实现“门到门、点到点”,成本更低廉,方式更灵活,品类更丰富——航运、铁运“婉拒”的带电产品、危险货品也可借助陆运,顺利抵达八方。

以2024年、2026年为时间节点,将力争发运班次分别达到10000班、25000班,平台报关结算的物流商品货值力争突破60亿元、130亿元。

“双核引领,区域联动”,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重庆、成都提出的要求。去年9月29日,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第一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主旨明确,共谋落实国家战略之计,共商推动双核联动之策。重庆、成都议定,在川渝合作机制框架下,进一步协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夯实项目支撑、强化对上争取,合力把“双城记”唱得更精彩。

其中,工作机制层面,建立双核联动联建会议、工作专班和工作协调组三级工作机制。合作事项层面,围绕共投共建、相向协作、共同争取三个方面,研究确定了第一批34个合作事项。

共解“蜀道难”、共扭科技“牛鼻子”、共建研发合作“大平台”……双核联动联建的效能具体分解,正是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第一批34个合作项目事项。在9月27日的会议上,第一批34个合作项目事项最新进展集中发布。

最新消息显示,其中多个事项已完成,如“共投共建类”的共同推进在国际班列节点城市建设海外仓,共推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相向协作类”的协同开展大运直联通道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设计建设、共同打造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双核联动模式等;“共同争取类”的共同申报人工智能联合攻关项目、联合争取举办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重大活动等。

新的合作事项清单已完成拓展。会议对《强化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2023—2024年度合作项目事项清单》进行了审议,记者梳理获通过的《事项清单》发现,50项合作事项中,仅12项为第一批接转,新增比例高达76%。其中,包括推动开展轨道交通项目合作、探索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互联、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等。

(冯振 蔡宇)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