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陈应征的“种粮三步曲”

时间:2022-04-18 20:21人气:来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门外汉的“种粮三步曲”

——记湘阴县鹤龙湖镇种粮大户陈应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磊 通讯员 李栋 陈韬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4月18日,雨后初晴,湘阴县鹤龙湖镇湘江村包市片,20余名村民在田间进行秧苗转运及机抛工作。村民周德良忙着指挥人员:“这几天要抢抓好天气,抛秧插秧。”

陈应征的“种粮三步曲”

66岁的周德良是该镇种粮大户陈应征的得力助手。“周德良帮我们做田间管理,每年可以赚4万多元。”陈应征说起种田滔滔不绝,这位曾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的生意人,已然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

误解——

“无非是种下去、收上来,能有什么难?”

虽在农村长大,陈应征对农业却不太熟悉。1998年,仅19岁的他南下广州打工,从事装修工作。2005年,他返回湖南,在益阳从事建材生意,结婚生子,买了房子和门面,过上了体面的“城里人生活”。

虽小有成就,但他心中仍然牵挂故乡。2012年,他回乡开起了环保砖厂,却因为市场不景气而受挫。次年,砖厂被人收购。

回到家的陈应征发现,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老人想种地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门口的田地面临抛荒困境。他不忍心,想把这些地盘活。“当时正好有两个益阳的朋友也想搞集中机械化农业生产。”陈应征与朋友一拍即合,却遭到父母强烈反对。

陈应征的父亲认为儿子好不容易跃出了“农门”,回农村没出息、不体面。母亲更是说:“我情愿一天少吃一餐饭,都不要你回来种地。”

“种田嘛,无非就是种下去、收上来卖掉,能有什么难?”陈应征不以为然,雷厉风行开始流转土地,并牵头成立了湘阴县祥发农机种植合作社。

没想到刚开始就遇到了坎。“我们综合市场考量,给老百姓每亩450元的土地流转费。之前那些低价流转农户土地的散户不乐意了。”陈应征回忆道。

流转了30多亩地的村民李卫兵找到陈应征:“我们流转费是100元一亩,你这么高的价格,农户都把地流转给你了,我们怎么办?”

“我们也是根据市场的价格来衡量,不能让农民吃亏。你如果想种,我们可以在保证连片种植的前提下,调节其他地块给你种。农药、化肥等农资也可以给你进货价。”陈应征安抚道。

“后来还出现过村民拦截水源的事,我们也只能请中间人来调解。”陈应征笑道,“在外面做生意,也没碰过这么多琐碎的麻烦事。”

坚持——

“就是多花功夫的事,尽量让群众多受益”

2014年,陈应征流转了1200多亩地,真正踏上了种粮之路。可合作社的地盘太小,要堆放农资农具,还要晒谷、储存,完全不够用。他看中了包市片区的一块空地,想新建厂房。益阳的合伙人不干了:还没收益就扩大盘子,万一赔了本怎么办?

面对伙计的退股要求,陈应征无奈,只能将股金全额退还。“我还把这一年的工资发给了他们,每人另加3万元辛苦费。”他说,“不管怎么样,总归是朋友。”

陈应征东拼西凑,投资700多万元,新建粮食货仓储库1360平方米、农用机库棚600平方米、烘干仓库780平方米、晾晒坪1200多平方米、农资仓库400平方米、培训及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还购置了一批新农机。

“2015年,我流转了1500多亩地,开始探索全程机械化种植。”陈应征说。流转时,在保证成片的前提下,他尽量把高处的“皇粮地”留给农户,地势低的、容易遭水淹的地流转给自己。

这样自己不是吃亏吗?“谁都不想要不好的地,但我们流转后,成片管理,既方便机械化种植,也能集中改善田间沟渠,降低水淹的风险。”陈应征说,“就是多花功夫的事,这样能让更多群众受益。”

陈应征还成立了惠民服务中心。农户没有禾苗不要紧,他提供代育;家里没有劳动力不要紧,他提供代耕;谷子遇雨天晒不干也不要紧,他提供代烘……除全方位提供代种、代耕、代收、代烘、代运、代植保等各项服务,他还为周围农户提供免费培训和优质服务。

“每年发给农户的工资都有60多万元。”陈应征告诉记者,40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设备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1000多农户因此受益。

湘江村村民陈伟明承包了20多亩地,祥发合作社帮忙选种、浸种、催芽,还指导用药、田间管理。科学种植之下,陈伟明每亩能多收100余斤谷子,每年可以多赚七、八千元。

希冀——

“田不仅要种还要养,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

“搞农业,有酸甜苦辣。归根结底,还是要有技术、有情怀。”在创业过程中,陈应征不断学习水稻种植和管理知识,参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参加成人高考丰富专业知识。

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原则,2016年,陈应征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产供销一体化。当年,合作社盈利40余万元,陈应征被评为湖南省“种粮大户”。

陈应征的“种粮三步曲”

陈应征尝到了甜头,也更有奔头。2017年,他确定了未来发展的“三步曲”:“先尽量提高产量,做到不亏本、多盈利;再做强做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三步是做好社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鹤龙湖镇是有名的虾蟹小镇,依托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陈应征也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用来稻虾种养。“2019年开始养的,当时技术不太成熟,所以不是很成功。”陈应征说,后来咨询了一些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一年好过一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我所追求的农业图景。”为了实现绿色农业生产,2018年起,陈应征开始探索绿肥轮作模式。冬闲时,他在4000多亩地里洒下紫云英和油菜种子,来年春耕播种前将其深翻入土,以改善土壤,减少化肥使用量。

“田不仅要种还要养,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陈应征说,如今,鹤龙湖镇共有绿肥生产示范片18600亩,都是祥发合作社代种。

面积从1000多亩到8700亩,农机、农具从10余台到60多台,陈应征已在田间地头走过了9个年头。如今,他信心更足:“今年整体来势较好,国家也很重视农业这一块,我相信一定能走得更高更远。”

谷雨将至,陈应征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