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莆田市秀屿区“三定+监督评议”规范 农村产权流转

时间:2022-08-08 19:13人气:来源: 新农村客户端

近年来,秀屿区不断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逐步规范管理村集体资产资源。通过清产核资、健全产权流转机制、建设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行网上监督等举措,“三定+监督评议”,盘活村集体资产,挖掘资产价值,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经验做法:

一、确定底数,明晰产权

根据年度清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归属。一是清资产,对村集体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做到账清、财清、物清;二是清资源,对村集体的资源面积和权属进行界定,对以前没有纳入台账的补登进台账;三是清合同,清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然人或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订立的,正在履行和还未完全履行义务的各类经济合同。通过清理,彻底摸清村、组集体所有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做到账面翔实、账款相符;通过建立登记台账,把集体所有的资产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及时反映开发利用和处置情况;通过规范经济合同,提高集体资产经营收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化解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2013年以来,秀屿区共开展资产清理工作8次,村集体资产总量从2013年的37432.29万元到2021年的105000.61万元,增幅180%。

二、制定细则,规范流转

目前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法律法规、交易程序交易规则等,农村集体资产会出现村干部等“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资产被擅自占用、低价流转、口头协议或者签订合同条款不齐全等不规范的情况较多,造成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无法保证农民权益。针对农村上述问题,秀屿区在“资产清理年”专项整治行动后,出台了《秀屿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的“二权、三原则、五程序”,二权即明确所有权、使用权;三原则即民主参与、期限适中、核算透明;五程序即立项预审、价值评估、民主表决、平台交易、跟踪评议。全方位打造秀屿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新机制,取得“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预防贪腐、村民满意”的多重效益。

一是评估保值。资产资源处置前开展评估,资产价值10万元以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成立村集体资产资源评估小组,小组成员由镇职能部门和有一定业务能力的村(居)干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组成,可邀请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具体组成人员及其履职期限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评估价值达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必须另行委托由评估小组确认的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二是民主处置。交易前,拟订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方案,交易方案一并按照民主议事程序研究通过,并如实填写《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民主表决书》,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推行村集体重大事项决策“六步工作法”,即由党支部提议形成议案,村“两委”商议确定初步方案,镇审议提出指导性意见,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最后村委会实施,实现流程化管理,做到阳光操作、便于监督。

三是程序交易。按照申请交易、信息发布(网站发布)、组织交易、交易确认、合同签订等程序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原则上资产资源发包、租赁约定期限不得超过5年。特殊情况经镇政府研究通过并报区农业农村部门备案后,发包、租赁期限可予适当放宽。

三、选定平台,阳光交易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一项创新制度,也是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方向。秀屿区以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为目的,以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内容,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秀屿分中心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提供场所,在全市率先建立、使用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要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出让一律进入平台,交易会由村集体委托的代理机构主持,采用招标、拍卖、公开竞价等配置方式,按规定程序进行阳光交易,变“村干部说了算”为“市场说了算”。 平台刚建立的第一年,秀屿区笏石北埔村12坎店面在平台挂标,年租金起拍价50万元,7家参与竞投,最终以86万元中标,实现集体资产收益大幅增值。 

2022年以来,秀屿区已在平台完成产权交易5宗,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170多万元。其中:东峤镇上塘农贸市场招租项目,招租最低限价为含税36万/年,租赁期限10年,范围有2幢建筑面积约4100多平方米,新增项目钢结构一层面积约860平方米,共计近5000平方米。通过公开招标,吸引了4家意向承租方参与投标,最终的中标价为含税95万/年,溢价率为163.89%,10 年承租期为村集体增加收益590万元,充分体现了交易平台为农为民服务和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宗旨。

从交易情况来看,相较于以往村集体私下处置集体资产,秀屿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通过规范交易行为,充分发挥资源汇聚功能,面向全社会发布信息,受众群体范围扩大,意向受让方增多,采取现场竞价等方式,通过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充分挖掘农村集体资产价值,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同时,保障了村民对于集体资产处置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有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四、点题评议,事后监管

一是点题整治。通过开展“三资”管理专项“点题整治”做好产权流转事后监管评议,从合同履约情况、资产资源发包情况、财务管理等方面深入排查纠正,近年来,共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587份,规范、变更不符合规定的合同22份,终止合同21份,认定合同无效3份,倒查履约情况,依法追讨拖欠租金387万元。

二是线上监督。借助信息化,全面上线运行福建省农村集体资产线上监督平台,常年受理农民群众举报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线索,并依托乡村振兴资金在线监管平台,推动村级财务收支网上公开,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本村集体产权存量及流转情况,目前已上线137个村,上线率90%以上。

(林冬妹、陈小雪)

供稿单位: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