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郏县 广阔天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1-06-04 18:50人气:来源: 河南日报

  小满时节,郏县城乡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近年来,郏县通过加快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吸引人才回归和促进乡风文明等举措,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郏县这片广阔天地徐徐展开。

  红牛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对于郏县来说,红牛产业就是他们的最大底气。

  郏县红牛因主产地在郏县、毛色红润而得名,不仅是全国八大良种黄牛之一,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地方优良品种。2020年12月,在全国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郏县红牛雪花牛肉荣获“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和全国最高奖“综合评价优胜奖”。正是抓住了郏县红牛这一品牌优势,该县打造了郏县红牛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着力点。

  5月23日,走进平顶山肉牛产业化集群龙头企业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一条完整的红年产业链条呈现在眼前——集繁育、育肥、屠宰、销售、品牌培育于一体。“目前公司有种牛600头、牛犊200头、育肥牛850头,总共存栏1650头。此外,还和100多户红牛养殖户签订养殖协议。”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歧说,“公司生产的‘雪花牛肉’,卖到京沪广等大城市的高档酒店,最贵的每斤价格超过千元。”

  产业强则县域强。郏县成功申报创建省级“郏县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郏县红牛产业被列入国家级“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项目。截至目前,该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撬动社会投资5亿多元,建成郏县红牛规模养殖场95个、养殖专业户268户,存栏量恢复到6万多头,年产值达20亿元。

  产业兴则村民富。农民增收路子越来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安良镇峰刘村养殖大户李自垒从育肥为主到自繁自育,达到50多头红牛的养殖规模,经过几年发展壮大,资产突破百万元。同样在安良镇,段沟村曾经的贫困户张伟斌2019年靠贷款买了7头育肥红牛,2020年年底卖了2头,净赚近万元。像张伟斌一样,红牛养殖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奔上了致富小康路。

  其实,红牛产业只是郏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振兴中,该县把发展壮大产业成为强县富民的根本抓手,围绕打造中原重要的绿色食品产销基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大力推进“一乡一业、多村一品”,鼓励发展优质特色果蔬、食用菌等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2020年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有机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农产品达1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个,完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获批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锋瑞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河南省“三品一标”绿色食品示范基地,郏县红牛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广阔天地乡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铸铁锅之都”;全县打造烟叶种植、红牛养殖、蔬菜种植等7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打造花生加工、香菇种植等“多村一品”专业村114个。全县培育农业产业发展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总数达到38家。放眼今日郏县,随着特色产业的日益兴旺,乡村振兴的底气也更足了。

  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宜居乡村颜值

  玉兰花、桃花、樱花、油菜花、梨花、垂丝海棠……在郏县姚庄回族乡村道和生态廊道两旁,次第开放的鲜花,让人仿佛置身花海。而一旁的农家院别致恬静、干净整洁,与远山青黛相映生辉,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更是陶醉了游人,致富了村民。

  而这都归功于当地推动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大整治。2018年,郏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帷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开展清路、清河、清田“三清”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亮化绿化美化等,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截至目前,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全面完成,建设县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2条,建成乡级乡村振兴循环圈11条。特别是在推进“厕所革命”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累计建设村级公厕430座,其中水冲式346座。户厕改造整村推进38个村,整村推进已完成85%。全县累计建设户用卫生厕所10万余户,完成了市定3.61万户的户厕改造任务,普及率90%。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