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优质剧目带动文旅融合“创新潮”

时间:2025-01-30 16:09人气:加载中...来源: 四川日报

近日刚结束首演的四川原创大型舞蹈诗剧《蜀道》,被列入知名票务平台的“人生必看舞剧清单”。众多外地网友在评论区纷纷“喊话”当地剧院,希望《蜀道》2025巡演抢先到当地演出。

优质剧目不仅是演出市场的“硬通货”,也是文旅融合的“流量池”。开年以来,《蜀道》《三国志》《长安十二时辰》等原创新剧相继定档,《尘埃落定》等大戏巡演后升级回归,四川演艺市场产品供给不断丰富。这股剧目创新的热潮还与景区上新戏的热潮合力,以破圈融合的形式为观众和游客打造了一个个演艺新空间,推动文旅消费的活力进一步释放。

剧场上大戏 文化入墨书写舞台艺术精品力作

大戏上新潮,在近期四川舞台艺术创作领域持续涌动。2月14日,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和缪时客音乐剧厂牌出品制作的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将在北京首演;2月20日,大型舞剧《三国志》将在四川大剧院首演,随即开启全国50场的首轮商业巡演。

大戏之中也有共同点。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文化温度兼具的舞台艺术精品,成为创作导向。《蜀道》《三国志》《长安十二时辰》等都将自身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中,挖掘历史与当下的共情点,并通过舞台艺术手段呈现出来,努力为观众带来剧场内的新体验。

以《三国志》为例,在《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中,由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舞剧《三国志》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入选的新创舞剧剧目。

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传表示,三国故事享誉世界,但《三国志》作者陈寿作为四川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未被大众广泛熟知。舞剧《三国志》将用四川人的思维去解读四川文化经典,用现代人的眼光演绎厚重的历史,将陈寿心怀理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史学家情怀刻画在舞台上。

大戏密集推出,背后有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印发的《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有效期为5年。其中,对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给予扶持和奖励,年度预算规模为3亿元,并且细化扶持条件,明确了金额比例、奖励主体等,对舞台剧扶持总额由总投入的30%提高至40%,以此激励全省舞台文艺创作迈向更高水平。

景区演新戏 沉浸式剧目多地开花成为旅游新“向导”

从室内的剧场到开放的景区,艺术舞台切换阵地的创新实践,成为春节旅游的新“向导”,带领游客和观众在剧里剧外深入城市人文和自然肌理,感受城市独特性格。

1月22日晚,在巴中市南江县断渠演艺中心,首部巴文化科幻舞台剧《幻享·米仓道》首演。1月23日晚,广安市主城区渠江畔,“千年渠江恋·广安不夜城”开街运营,游客可沉浸入戏,步入宋代渠江两岸的繁华图景。1月25日,乐山城区中沟巷艺术街区开展戏剧主题艺术市集,让游客以剧中人视角来一场城市漫步。

上述创新剧目,以景区乃至城市为背景,用沉浸式的剧目,把戏中鲜活的场景变成人们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齐小莉介绍,旅游演艺产品的创新打造和提档升级,是巴中春节档旅游市场的新动向。《幻享·米仓道》演出的剧院位于巴中南江县断渠湿地公园,通过周边的灯光喷泉广场、美食街等休闲娱乐配套,力争让游客实现“白天在光雾山饱览自然风光,晚上到县城观看《幻享·米仓道》,围着篝火吃南江黄羊”的旅游愿景。

在四川省沉浸式文艺剧本创作协会副会长杨茂看来,沉浸式体验通过突破传统产品的单向呈现方式,将游客引入表演情境中,赋予他们更多主动性和参与感,从而拉近当地文化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今年初,成都还加码发布专项支持措施,鼓励打造原创旅游演艺项目,旅游演艺项目补助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沉浸式演出成为文旅市场产品创新的重要发力方向,也是今年文旅消费市场一个不可忽视的增量。”杨茂表示,相比传统剧场演出“大而全”,沉浸式演出是“小而美”的新类型产品,其表演灵活性高,可快速调用新兴技术手段增强表现力,是开放式景区内一种新的导览手段,既能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又注入了现代感和互动性。(笔者 郑志浩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四川日报 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