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政治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的第五个年头,四川省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川渝合作。召开2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实施川渝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合作事项,全面完成100项年度重点任务,加快实施300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渝昆高铁川渝段等建成投用,成渝中线高铁等加快建设,“川渝通办”事项增至355项。
五区共兴格局加快形成。建立完善推进成都都市圈、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机制,支持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深入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加快打造。
县域底部基础持续夯实。持续培育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全国百强县达7个、百强区达13个。成都市武侯区蝉联西部第一强区,扎实开展托底性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速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持续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制定出台县城城镇化建设融资提升行动方案,分类引导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四川省大力推动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和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高质量运行,加快建设矢量光场时空调控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项目,在川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
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稳步推进。加快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组建晶硅光伏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和首批“赛马制”工程研究中心,全球首颗AI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新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22个重大成果在川转化。
产业转型提速增效。以圈链思维建立15条重点产业链的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启动新一轮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川西北锂资源及川东北深部钾资源加快开发。
数字经济发展壮大。高水平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加速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上线运营四川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建成5G基站20.5万个、居全国第6位。
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今年以来,四川省“两重”“两新”政策加快实施,做深做实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接续开工一批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项目,储备“两重”建设项目投资近8000亿元、国债资金需求超2400亿元,全省首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和西南地区首单消费REITs成功发行上市。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70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额完成,川藏铁路等项目加快实施,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等建成投用。
市场消费不断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家电申请量435万件、居全国第3位,汽车报废置换更新20.3万辆。
发展动力持续激发
四川省扎实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持续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推进成渝区域市场一体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开办、歇业等环节,集成187个事项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注册市场电力用户同比增长32.9%。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分行业分专题搭建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平台,探索融资增信等新举措,新希望等10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截至11月末,四川省实有经营主体917.1万户、增长2.2%。
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四川省进出川大通道增加至50条,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联通境外城市达117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成都)超1.6万列,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8700万人次、居全国第3位。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四川省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强化,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功主办第五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联席会议,推动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争创四姑娘山世界地质公园。
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1+N”政策体系完成构建,在3个市开展碳排放双控先行先试,出台“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开展“两高一低”项目专项排查整治,“十四五”节能工作中期评估获评“A等”。
加快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占比87.2%,天然气(页岩气)产量462亿立方米、增长1%,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0.1%,动力电池、钒钛等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
民生保障扎实有效
加快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四川省民生底线进一步兜牢。
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妇女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500余个、带动超20万名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稳步推进“9·5”泸定地震、“6·1”芦山地震、“6·10”马尔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加快推进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建设3个省医学中心和14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实施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效能,自贡、攀枝花、成都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德阳、宜宾、雅安获批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强化重要商品价格调控,积极发挥储备调节的托市作用,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年累计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195.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7.5万人次。
抓好粮食安全和能源保供。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粮食储备规模任务,加快建设电源电网项目,落实成品油、天然气和煤炭储备任务,增强钒钛锂钾等战略性矿产供给保障,全省安全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冯振 唐磊)
供稿单位:四川省发改委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华能集团供图 笔者从华能集团获悉,12月28日,装机容...(19984)人阅读时间:2024-12-30揭秘四川文旅的“全球引力”密码
12月25日,2024年成都西岭雪山南国冰雪季启幕,开启多个夜游西岭新场景。不少来自泰国的游客...(16918)人阅读时间:2024-12-30“四好农村路”建设7个全国第一
建好“一张网” 不仅规模大,而且品质好 11月29日,《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发...(12641)人阅读时间:2024-12-30五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统筹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加快形成高水平协调发展新格局”作为2...(11219)人阅读时间:2024-12-292025年四川将实施810个省重点项目
12月28日,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笔者获悉,四川将在2025年开展项目攻坚行动,...(19741)人阅读时间: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