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标准化蚕棚
四川绵阳市涪城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内的蚕棚,终于又回归了平静。不过,在园区另一端的杨家绣房里,绣娘张洪琼正用生丝染色后制成的丝线,绣制着一幅蜀绣作品。
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杨家绣房内绣娘正在绣制蜀绣作品
近日,“万千蝶变乡村行”采风活动团走进绵阳市涪城区。局当地蚕农张洪琼讲,她使用的丝线,源自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虹丝绸”)在涪城区建成的1.2万亩蚕桑基地。
“我们的主要产品是蚕茧和生丝。今年生产鲜蚕茧3300余吨,生丝200余吨,蚕桑产业总产值3.5亿元。”天虹丝绸总经理薛忆介绍,公司生产的生丝100%达到6A超高品位,其中90%出口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生丝样品
“高品质”是涪城生丝敲开市场大门、登上国际舞台的一张硬名片。“其中,生丝质量70%取决于蚕茧质量。”薛忆说。
蚕茧好不好,功夫还在平时。不过,涪城区共有4000余户蚕农,当千家万户都在种桑养蚕,如何能让大家步调一致,保证蚕茧质量?
“标准化”是薛忆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她介绍,天虹丝绸通过连片流转土地等形式,在涪城区新建标准化桑园,配套建设300个标准化养蚕大棚后,将桑园返包给普通蚕农,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养好小蚕七成收。”当地蚕农所养的蚕,大多来自园区内的小蚕共育室。在共育室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小蚕将度过1至2龄的“幼儿”阶段。在此期间,天虹丝绸的技术员将每天下沉至共育室,盯好用叶、消毒等情况,确保小蚕健康长大。培育1周后,当从小蚕共育员手中接过3龄蚕,“好养”是蚕农们的一致评价。
除集中共育小蚕外,“可追溯机制”也成为重要保障。“保证蚕茧质量,一定要追溯到基地里的每棵桑树、每座桑棚是否都按照统一标准管理。”薛忆告诉记者,基于此,公司发出的每一批次产品,都可以通过数据系统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时间、地点以及对应的蚕农。
标准化管理机制,为涪城区蚕桑产业提供了转型的动力。桑蚕品种的创新选育,则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2011年至2012年间,天虹丝绸开始在园区内推广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雄蚕品种“秋华x平30”。因其吃叶量少、吐丝多又快、产丝净度和色牢度高的特点,这一品种很快就得到蚕农和终端客户的一致好评。“它现在已经成为涪城全区蚕农春季都在养的品种。”薛忆说。
进入12月,涪城区蚕桑产业的“主战场”从蚕棚丝厂来到了桑园。修剪树枝,树干涂白、施用冬肥······ 园区内,蚕农们正在进行桑园管理工作,为明年4月底开启新一轮养蚕工作,做好准备。
(冯振 尹梦奇)
供稿单位:四川省绵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品牌化连锁化加速 川菜正进入新的发展周
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特色菜品。 12月12日,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德阳市开幕。 川菜是全国第...(15919)人阅读时间:2024-12-13丰富政策“工具箱”,打出系列“组合拳
金融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10211)人阅读时间:2024-12-13万吨级电池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四川雅安市
近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经济合作和商务局正式对四川省兴泓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四川省...(46225)人阅读时间:2024-12-12“同城融圈”推进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
近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安专场。中共广安市委副...(48967)人阅读时间:2024-12-12四川省内江市全力以赴守护群众“蓝天幸
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和《...(41315)人阅读时间: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