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播撒三线精神种子 奠基硝酸化工

时间:2024-08-28 16:29人气:加载中...来源: 新农村客户端

四川有个泸天化,在泸天化六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四〇四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为应对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毛主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由此,我国开启了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把生产建设的重心从东北、华东、沿海向大后方大西南战略性转移。根据中央“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国家批准了原化工部与五机部商定的在泸天化建设黑索金(一种炸药)工程。因按工程设计,要建年产4000吨黑索金和40000吨浓硝酸的工程,所以整个工程代号取名为“四〇四”。泸天化也因此把这个分厂直接命名为“四〇四厂”。1965年,四〇四厂筹备组成立,分厂在离总厂两公里外的鹅宝山破土动工。

偏向虎山行

一批热血青年满怀建设新中国的憧憬,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到“三线建设”之中。他们从遥远的他乡,甚至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这仅有一户农家的“夹皮沟”,抬眼一看,满目荒凉,满怀的激情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但既然选择来了,就不能下“软蛋”,就得横心干出个样子。从此,他们每天往返于羊肠小道,翻越山坡跨过山坳,脚踩烂泥头顶烈日,一锤一锤地敲出了一个个隐秘的山洞。火花、汗水、血泡……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只记得那些在茅草棚里边驱赶蚊虫边啃冷馒头,还憧憬希望的瞬间。

播撒三线精神种子 奠基硝酸化工

第一代三线建设者挖的山洞

工程设计原本是在山洞里建设,但是洞内终日不见阳光,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直到国际形势缓和,经多方争取,原国家计委批准工程从洞内搬到洞外,并投资2500万元新建生产6万吨/年的综合法稀硝酸氧化吸收装置,配套产量为11万吨/年的造粒法硝酸铵装置和一套4万吨/年的直硝法浓硝酸装置。可生产硝酸和硝铵,大家心里都是一片茫然。当时甚至有人说:“四〇四厂能生产出硝铵,我手板心煎鱼给他们吃;四〇四厂能生产出浓硝酸,我把它端来喝了!”

播撒三线精神种子 奠基硝酸化工

原硝酸铵车间生产装置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1966年2月化工部批准《404浓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起,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鼓舞下,广大建设者历经10年余的不懈努力,装置终归于1976年底安装就位。1977年1月,经过三次点火试车,四〇四厂终于产出了合格的“争气酸”。1988年,硝酸装置成功实施“双硝联产”新工艺,这不仅是国内首创,还使四〇四厂一下跃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每年可为工厂增产硝酸12000吨、增加经济效益160多万元,还一举解决了黄烟和酸性废水对环境污染的老大难问题。该项目作为全国化工环保综合利用技术成果在北京展出的同时,还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993年至1994年,进行5万吨/年稀硝酸扩能技改后,四〇四厂综合产能达到10万吨硝酸、11万吨硝铵,无可争议地登上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大浓硝酸生产基地的台阶。

四〇四厂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防军工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好地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奠基硝酸化工的同时,播撒无数三线精神的种子,为泸天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四〇四厂可谓全国军转民、军民融合最早最成功的企业。

从遥远的东北来到泸州“夹皮沟”的建设者,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既有临终仍心系一线倒班员工的老共产党员张义书;也有单凭手中一尺长的焊枪,精益求精,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简世辉;还有28岁才由操作工转行学习仪表,只有初二文化却凭借刻苦钻研,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的高级技师罗万里。还有如刘柱林、罗开华一样,生于斯,长于斯,当年满怀理想献了青春献终身的第一代“三线建设”者,至今讲述着泸天化65载的奋斗故事。

播撒三线精神种子 奠基硝酸化工

刘柱林(左一)、罗开华(左二)

1966年11月,泸县人刘柱林进入四〇四厂,投身我国化工事业。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是一段非常艰辛的路程。

从大连化工厂,到上海化工厂、四川化工厂,实习过程中,刘柱林开始了一系列学习,他学会了开车(操作化工装置投料、生产)。然而,学习三四年回到泸州时,等待刘柱林的并非在生产车间大展拳脚,而是开山、修路、建房。因历史原因,四〇四厂建设严重滞后,不仅生产未搞起来,连职工住处都没有。上百人挤在用大棚搭建的宿舍里,捡块门板都拿来当房屋立柱,灶没有、家具没有,用水自己下河提……

基础建设搞了10年。四〇四厂的职工们挖完洞又建厂房、建宿舍。歇工时,在用牛毛毡做顶、木棍做柱子搭起的工棚里,大家讨论最热烈的并不是日子艰苦,而是大化工希望。

按计划,四〇四厂将建设浓硝、硝酸铵、黑索金三个生产车间,后来黑索金车间因故停建。1976年底,装置安装完成后,刘柱林走进浓硝车间784工段任操作工,一干30年。刘柱林万万没想到,与搞生产相比,搞基建的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刘柱林的操作室旁,是两台硕大的高压泵,雷鸣般的声音日日响起。因为专注于开车,慢慢地刘柱林也习惯了。但噪音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设备故障。一旦发生故障,现场滚滚黄烟(二氧化氮)弥漫,刘柱林和同事们得憋着气冲进浓烟,迅速处理事故。他说:“那时能憋气1分半钟,练出来的。”也有憋不住的时候,黄烟吸进口腔,像火烧一样。刘柱林所在的784工段,那时几乎全是最原始的手动操作,唯一的自动设备就是一台蒸汽调节器。因工艺原始,设备故障时有发生,若适逢下班时间,从车间门口路过的工友们,都会捂着口鼻狂奔。

播撒三线精神种子 奠基硝酸化工

原浓硝车间782工段主控室,操作工人正填写生产报表

设备检修本来有专门的维修队伍,但因更熟悉设备,784工段的检修任务大部分都是由操作工来完成。刘柱林右小臂有一道近10厘米的伤疤,“检修时硝酸‘烧’的。在784工段干的人,很少有身上没有打‘记号’的。”他说。在浓硝车间,在氨味、黄烟和硝烟(硝酸挥发的气体)的熏陶中,刘柱林干了30年,当了20年操作班长。2002年,刘柱林离岗。他自此开始给身体“补课”,每天锻炼。现如今,77岁的他精神矍铄,身体没有大病。每当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他说:“不觉得苦,也许我们那代人早把艰苦创业的精神刻在了骨子里。”

打不垮的精神

今年72岁的罗开华,也曾在四〇四厂有段难忘经历。硝酸铵车间的设计、基建、生产,设备安装、清扫、试车,他全程参与,是该车间的元老之一。至今令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次事故、一碗饭和一墙青石。

1975年,罗开华进入泸天化,3年后调入四〇四厂参与硝酸铵车间建设,待了8年,曾任车间副主任。有天晚上值班,罗开华发现机器皮带跑偏,若不校正后果严重。他说,硝酸铵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导致左右重量不平衡,皮带就会跑偏。在纠正皮带路线时,罗开华被扔出七八米远,当他一屁股坐起来后才觉得后怕。硝酸铵车间若发生故障,也会浓烟弥漫,“固态铵变液态,躲都躲不掉。”大家总结经验,遇到故障,得捂住口鼻顺风跑。一天晚上罗开华加班开车,开开停停,发现有个齿轮坏了,一直修到天亮,机器才恢复运转。故障总是让人头疼,检修也危险重重,曾经在一次检修过程中,罐体瞬间被抽成真空,至今想起,罗开华仍心有余悸。

加班是常态,“加班费”也很特别:一碗饭。这碗饭被称作“加班饭”,就是一碗米饭,盖上几块腌肉。彼时生活艰苦,吃肉是极少的事,尽管量很少,工友们也会开心很久。罗开华说,其实不论吃饱与否,干劲儿是一样的,“一心想的是干到最好。”硝酸铵有强腐蚀性,普通水泥做隔断用不了多久就得维修更换。于是工友们上山,开采青石抬进车间垒墙铺地,在当时的工艺水平下,很快解决了技术难题。“艰苦创业,大家遇到问题就想办法,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罗开华总结道。

罗开华在泸天化许多车间工作过,无论在哪个车间,他都是干工作不讲条件的典型。因此,他在许多车间担任过干部,也带了许多“徒弟”。他说:“时至今日,泸天化的职工干部素质依然过硬,因为背后是传承下来的奉献、团结、争一流精神。”

罗开华现已退休多年,仍担任着永宁街道泸天化片区退休党委副书记一职,这正是三线精神中无私奉献的写照。退休工人们开展活动时,罗开华偶尔会去参观现在的厂区。看着全自动化的智控中心和远离现场的操作室、先进的设备,听着公司蓬勃发展的故事,大家总仿佛回到当年,热血澎湃起来。回首在四〇四厂的岁月,有人说一个字可以总结,那就是“苦”。但在罗开华看来,苦只是指生产生活条件,因为从进厂那天大家就知道了“三线建设”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去实践这种精神,并撒下种子,这样的精神自会在我国化工事业进程中生根发芽”。

经过岁月的洗礼,泸州13家“三线建设”企业的生产装置,如今大多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四〇四厂的硝酸装置,却老树新绿,仍旧焕发出勃勃生机。该装置是当前国内仅有的两家能生产火箭推进剂高纯液体四氧化二氮产品的装置之一。2024年2月20日,该装置安全环保长周期运行打破了原历史纪录。“三线建设”的血脉仍在泸州大地上赓续……  (冯振  李荣泰  曾涛)

供稿单位: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