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
从“脏乱差”到“高颜值”,从“高颜值”到“新气质”,从“新气质”到“活经济”……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将文化赋能人居环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涵养文明乡风,倡导文明新风,做深、做细、做实文化产业,做活美丽经济。
推出政策举措践行文化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一起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赋能作用。
2022年4月,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2022年6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启动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推荐及评审工作,旨在遴选出一批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创新探索性强、文化创意与经济价值并重、品牌辐射力广泛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2年7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江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更加健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和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河南省为落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于2022年7月底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将20个村作为首批试点,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文化产业特派员”,引导有情怀有创意的文化工作者、产业带头人、设计师等深入乡村,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
“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具体实施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表示,各地积极出台政策,通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打造多元文化活动、开发乡村特色文创IP等方式,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既是助力乡村打造自源型产业的重要环节,也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铸魂工程。
挖掘文化内涵点亮美丽乡村
古民居错落有致,桂花香扑鼻而来,每到节假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便游人如织。万亩梯田镶嵌群山之间,掩映于竹海和云雾之中,人们慕名而来,一睹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的村中美景。
如今,艺术乡建正在广大乡村掀起一股潮流,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走进美丽乡村,体验文化之美。
一花一世界,一墙一风景。2022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实施“宁夏百村千画·乡村美化工程”,对宁夏4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特色旅游村(镇)及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1.2万平方米的乡村墙体绘画美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传播文化特色,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广大文艺工作者还积极在广阔乡村开辟创作空间、展览空间,把更多艺术作品带到乡村,既为乡村增添生机与活力,为人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也在下乡过程中寻求新的创作灵感。
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选择以乡村剧场为讲台,用莆仙话向父老乡亲进行宣讲。这个深入基层的过程也是汲取创作灵感的过程。“文化的生命在于为人民服务,没有人民,艺术就失去了根。我要继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黄艳艳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抓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李瑞认为,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文化赋能进一步提升了乡村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程度和文化附加值,增加了乡村产业的内生“造血”功能。
振兴文化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的能量来源之一。开发好、利用好、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既是振兴乡村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各地在乡村建设中积极挖掘文化动能,闯出一片天地。
浙江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全省177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或聚焦产业融合,策划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线路,扶持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团建培训等于一体的文旅经营主体;或聚焦服务融合,新建改造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服务进景区,在游客聚集区积极引入书吧、文化广场等设施,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发挥综合效益。
入选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佛山市紫南村,自2017年以来,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旅游+农业”等系列业态,提升紫南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并盘活村民的闲置资产,给村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添财产性收入和劳动工资收入,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民族村寨,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民族特色、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文化资源价值,凸显民族文化比较优势,较好地实现了乡村文旅产业、数字产业、创意产业等的结构化升级,助推民族村寨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价值和文化元素充分融合是提升品位、激发潜力、创出特色的不竭源泉。”李瑞表示,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把乡村文化特色变成地方性的、具象化的、可体验的文化符号,让市场记得住乡愁。”
宋洋洋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要有新的增长路径观。乡村再出发的路径依赖要转变为依托乡土文化、生态等资源的内生增长,改变“空心化”和“输血型”状态;要有新的转化观或资源观,文化与生态资源都可以资源变资产,同时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有新的人才观,平衡好新村民、原住民、回流年轻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文化产业的优势是能让回流年轻人有自豪感与归属感,比传统农业更具吸引力和生长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重要信息发布!涉及农村疫情防控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加强当前农村...(17511)人阅读时间:2023-01-03从“中国奶罐”看大农业观
中国人喝的牛奶,每5杯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奶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20188)人阅读时间:2022-12-31锡林郭勒盟为3315个农牧户新建户厕
2022年,锡林郭勒盟共投入9446万元,为3315个农牧户新建户厕,切实改善了他们生活环境。 这...(23490)人阅读时间:2022-12-31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严把“四关” ,推
12月26日,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四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届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胜利召开。...(36496)人阅读时间:2022-12-29宁城县:“五紧盯五强化”, 巩固拓展教
年初以来,宁城县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教育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精准分类施策、构建...(20064)人阅读时间: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