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笔者 李祺瑶 孙乐琪 刘苏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深化“双减”工作。“双减”政策实施两年有余,中小学校园里,一道道“算术题”组合施力,体现育人智慧。下一步,学校如何持续发力,在“减”与“加”之间实现平衡?正在召开的北京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为教育减负提质增效支招。
加算法 构建智慧教育体系
一根网线连接“双师课堂”,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东城和房山校区的学生同上一堂课,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科教学,学生们有了智慧作业本,作业更加个性化,减少无效学习时间;通过“智慧操场”系统,实时监测学生运动数据,并在后台开出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在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一个个智慧教育新场景落地。
“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北京的中小学校园,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市人大代表、广渠门中学校长李志伟说,近年来,中小学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让课程、师资等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她举例说:“我们学校建立了覆盖各学段各年级的智能作业库,从习题设计、作业布置到学情分析,再到家校互动,精准高效的智能化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同时,李志伟也发现,智慧场景在校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产品应运而生。“我们特别希望能建立一个更大的智慧平台,汇聚更多的数据和资源,依托更精准的算法,让不同学校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更加便捷、放心,让优质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她建议,全市设立统一的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数字信息化平台,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构建从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到学生成长、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智慧教育体系。
加好课 让学生看见更广阔世界
教育场景更智慧,相应地,老师们在课程设计上也更科学。
“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才能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来自教育界的市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沈杰认为,要做到教育的减负提质,学校要提升课程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个性选择的课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广泛开展课后服务。沈杰以首师大附中举例,该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程,“课后三点半的社团活动提供专业精修课程,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选择喜爱的课程。”
沈杰认为,近年来,给学生减负担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爱运动了,课间、午休时,满操场都是运动的孩子们;学生爱阅读了,校园里随处可见认真阅读的学生;学生们爱思考了,“创客空间”、陶艺教室、烙画教室、扎染教室里总是聚集着对科学、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开动脑筋去创作自己热爱的东西。
让学生感受“减法”,学校就要相应做“加法”。沈杰建议:学校要把课程开齐、开足、开好,选修课要具有丰富性、选择性和进阶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老师们则要想办法让学生学会、学足、学好,“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研究、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让他们从学校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加兴趣 共享科学教育资源
“双减”政策落地后,应试教育被弱化,更多所谓的“副科”变为“主科”。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思维。
“‘双减’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减少过重的‘刷题’占比,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识上,了解知识本身,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加法’。”来自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李永乐认为,这“一加一减”之间,减掉的是学生围绕应试目标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增长的是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作为得到上千万网友喜爱的“网红科学教师”,李永乐正是通过一条条引人入胜的短视频,唤醒了学生们对物理学的兴趣。他说:“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实验,哪怕孩子们还无法完全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依旧能成为他们爱上科学的契机。”
即使是在科学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北京,依然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李永乐认为,应该通过教师轮换制度、“空中课堂”等方式,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优秀的科学教育资源。
“利用网络科普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发现书本知识不是枯燥的,而是真正能帮自己认识世界的,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李永乐说,在坚持推出科普视频的同时,他也开始探索录制在线教学课程,“教学课和科普课各有其作用,将它们结合起来,能让更多学生共享教育资源进步的成果。”
(责编:孟竹、鲍聪颖)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东城区景山街道举行“微景2023”展示活动
为持续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1月...(17986)人阅读时间:2024-01-24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满怀信
原标题:满怀信心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报笔者 王广燕 韩轩 孙乐琪 张骜 鹿艺佳...(17784)人阅读时间:2024-01-22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记者会 为北京
原标题:为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献良策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笔者会。...(18218)人阅读时间:2024-01-22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丰台全力打造城市
原标题:丰台全力打造城市门户幸福家园 本报笔者 孙颖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16507)人阅读时间:2024-01-22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做好“四篇文章”
原标题:做好“四篇文章”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本报笔者 孙云柯 “2024年,石景山区将坚持稳...(15903)人阅读时间: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