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骑车经过墙上博物馆。 本报笔者 王海欣摄
本报笔者 孙颖
最近,北大南门外一段300米的围墙火了。有网友说,“看别人的青春记忆我也会有些说不清楚的感动。”
从一段危墙到生活之墙再到博物馆之墙,海淀区海淀街道创新思路,激活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城市更新盘活老旧小区边界,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时间前移十几二十年,北大南门外的海淀路汇聚了风入松书店、长征饭店、飞宇网吧等知名的书店、咖啡馆、网吧、饭店,吸引了大量青年人在这里交流、分享、求知,极具活力。随着时间推移,街巷逐渐走向沉寂,围墙也变得破旧。2022年前后,北大南门正对着的海淀路南侧围墙多处出现大面积破损开裂,成了一堵“危墙”。
“改造更新之初,我们不满足于在这里建设一堵漂亮的围墙。街道与责任规划师、设计团队、周边高校院所、居民共同‘碰撞’出了‘墙上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海淀街道责任规划师付斯曼说。这段围墙,是一道生活之墙。
短短300米的距离,设置了4处“海街驿站”,围墙上是清水混凝土的镂空格子,道路与社区相互渗透,巧妙地设计了长凳、书桌、吧台等不同类型的座椅与休憩空间。
“遛弯的市民可以在这里歇脚,莘莘学子可以在树荫下读写,快递外卖小哥也可以坐在这里吃个便饭……”设计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蔡凌豪告诉笔者,他们用与传统围墙翻新同样的建设成本,使围墙实现了从设施到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的转变。
这段围墙,更是一座城市文化活态博物馆。
芙蓉里、侍卫营、军机处、莺房、水磨、太平庵……一个个海淀老地名通过激光内雕技术,以玻璃砖的形式砌筑于墙体之中,钩沉着海淀历史记忆。而内嵌入墙体的玻璃展窗,与“海街驿站”相结合的落地展柜,外挂的长条缝隙式展窗等巧思,让这段墙成为一个“会说话”的墙上博物馆。
“她说希望送给我一束北京的秋天,带给我明媚向上的力量。”一位同学分享了过生日时室友送给她的用银杏叶子扎成的花束;一份《且歌且行》北大学生社团社歌精选光盘,一首首社歌曾被许多有着相同热情的青年人传唱;一个个二维码里,是人们口述的那些关于青春的感悟……
《我们的青春》是海淀路墙上博物馆的首展,以实物、感悟、图片、语音等形式展出了这条路上发生的青春故事,也是街道首次创新运用“共同策展人”模式策划的展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思渝团队向北大学子、地区创业团队征集那些记录激扬时代和青春年华的“口述史”;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胡贤明团队进行展示设计,呈现“精神”的记忆。
“让不会‘说话’的墙,说出海淀街道多元的发展与变化,用专业的力量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海淀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王闰开介绍,随着海淀路墙上博物馆的成功建设,海淀街道正在不断“复刻”这种模式,以“我的童年”为主题的万泉小学门前“墙上艺术馆”也即将亮相。接下来,街道将让更多的“围墙”焕新,打造更多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多功能复合型公共设施。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视新闻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群众文化展演新体验 东城区全明星公映计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笔者池梦蕊)11月12日,东城区第三十七届群众文化展演季系列活动—...(10431)人阅读时间:2023-11-13老字号品牌集结前门 多款新品首次集中展
11月11日,2023年“首农美好拾光计划——首农老字号品牌焕新体验日”粉丝福利活动在前门大街...(19061)人阅读时间:2023-11-13学雷锋 争先锋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6公里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笔者池梦蕊)11月11日,“学雷锋 争先锋”体育馆路街道6公里迷你马拉...(12926)人阅读时间:2023-11-1321位科学家、188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笔者董兆瑞)笔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日前,2022年度...(18700)人阅读时间:2023-11-137处中国遗产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笔者尹星云)11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中...(18303)人阅读时间: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