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北京西城: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西城样本”

时间:2023-01-12 16:00人气:来源: 光明日报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鲍聪颖 杜颖)1月11日,主题为“名城保护四十年——走向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2年会在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2022年是我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

近年来,西城区深刻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西城样本”。2022年,西城区发布《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老城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作为重点,从“老城-街区-建筑”三个层次开展工作,强化北京老城保护的总体空间结构,精细推进街区保护更新,统筹做好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北京老城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决定了北京城市壮美的空间秩序。西城区在推进中轴线保护传承工作中,通过景观视廊整治、环境综合提升、先农坛风貌整治等,全面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

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菜西片区的“公房经营管理权”模式、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保护性修缮模式等多项实践的新思路和实施策略在全市得到推广。2022年,优先启动的新街口西、西皇城根等4片新增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老城更新,变的不仅是街面环境,周围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为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城区以西长安街街道为试点,组织责任规划师团队现场勘查,通过居民议事厅征求住户意见,积极推进打造“最美院落”工作。让老城保护和整治提升范围由街巷向院落延伸,周围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在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为了破解腾退后的文物建筑更合理使用的时代课题,西城区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居民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工作模式上积极创新实践,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成批次推出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并且向社会公开招标。今年,西城区文物活化利用聚焦于项目落地,新市区泰安里变身为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成为第一批社会公开招标的文物活化利用项目中首个亮相项目。

在年会主旨发言环节中,与会专家从《从历史城市景观到元模型:世界遗产城市班贝格的城市更新》、《探索更全面的名城振兴——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新思考》、《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与适应性更新》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用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传承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西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西长安街街道、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宣房大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名城委青年工作专委会分别分享了西城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居民居住环境改造提升、街区更新运营模式、泰安里文物活化利用和“四名”汇智计划的有关情况。

名城委顾问团专家表示,西城区的名城保护实践不仅把分散的遗产价值逐步挖掘整理出来,还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源头、破题的方法和传统价值弘扬上下功夫,让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结构更加系统化。“白塔夜话”、“会馆有戏”、“京剧发祥地”都是西城区倾力打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品牌,“四名汇智”计划经过6年发展也已成为公众参与名城保护方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此外,笔者获悉,新一届的西城区名城委顾问团专家人数已增加至21位,目前专家队伍已涵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古建筑、城市历史地理和风景园林等众多领域。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旧鼓楼大街环境品质提升、地安门外大街复兴计划、西安门街区整理立面提升改造、平安大街西城段立面整治、西单商圈品质提升、天宁一号文化科技创新园二期改造项目中,顾问团的专家都进行过现场调研,并给出专业指导意见。


(责编:鲍聪颖、高星)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