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妫水河湿地首现黑脸琵鹭

时间:2022-09-07 10:30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妫水河湿地首现黑脸琵鹭

妫水河湿地首现黑脸琵鹭

  本报讯(笔者 王天淇 通讯员 许睿)日前,官厅水库妫水河湿地出现一只白色大鸟,经过识别,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笔者了解到,这次拍摄到黑脸琵鹭身影的,是一款“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监测装备”,目前已在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地试点应用。基于这套装备,北京水务系统将逐步构建全市水生态监测链网。

  8月23日,设置在官厅水库妫水河湿地的北京市河湖鸟类自动观测站官厅水库1号站,观测到一只“白色大鸟”。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经过识别,确定这是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

  据了解,黑脸琵鹭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等级被标注为“濒危”,是北京地区极其罕见的过境鸟。根据2019年1月的全球同步调查结果,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数量仅有4463只,IUCN评估的成鸟数量仅为2250只。黑脸琵鹭属长距离迁徙候鸟,繁殖地十分狭窄,迁徙途中会经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偶尔也在内陆省份出现。

  此次拍摄到黑脸琵鹭的官厅水库妫水河湿地,位于延庆城区西侧,总面积19公顷,为复合潜流湿地。主要通过乔木、灌木、水生植物根系净化及滤料净化等,对妫水河上游来水实施净化,改善妫水河入库水质,能实现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河道)Ⅲ类标准限值,年净化水量为730万立方米。

  在妫水河湿地入库口的净化区,水干净、透亮,香蒲、芦苇、荷叶间隔种植,繁茂蓬勃。“过去这儿是一片植被稀疏的滩涂,自今年6月湿地通水试运行以来,随着水量增加和水质改善,区域内综合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来此驻足繁衍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了。”妫水河库岸管理所所长杨垒介绍,湿地广阔的水面和丰茂的水生植被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妫水河湿地首现黑脸琵鹭。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相关新闻

  河湖精灵监测眼试点“鸟脸识别”

  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水生态监测评价科负责人刘波表示,以往鸟类观测主要依靠“人工蹲守”,费时费力且过于依赖专家经验,“这促使我们萌生了把‘人脸识别’应用于‘鸟脸识别’的想法。”刘波说。

  此次“识别”出黑脸琵鹭的,是一款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监测装备,又被称作河湖精灵监测眼。该系统由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共同研发,将AI技术应用于水生态鸟类多样性监测,可有效解决传统鸟类监测的弊端。

  据了解,这套装备由现场监测终端和智能计算服务终端组成,利用高清云台摄像机对鸟类自动捕捉拍摄、初判识别,同时采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依托系统内预制的鸟类资料库,对鸟类类型、数量、分布等进行计算。而对于像黑脸琵鹭这类不常见的鸟类,则辅以人工识别、重点监测。

  基于这套装备的应用,北京水务系统正在逐步构建全市水生态监测链网,现已完成密云水库1号站、官厅水库1号站、房山六渡站的布设,建立了超过两万张图片的鸟类基础数据库,可自动识别30余种湿地鸟类。“下一步,还将扩大鸟类资料库,同时引入鸟鸣识别系统,将图像与声音识别叠加,进一步提升监测精度。”刘波表示。

  本市水务部门还将对鸟类智能监测的经验加以推广利用,探索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类的智能监测系统研发,逐步建立健全水生态健康监测、评价、反馈、修复、评估闭环体系。


(责编:鲍聪颖、高星)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视新闻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