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雪柠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河道不只有防洪排涝的安全意义,它与周边滨水空间相互融合,共同承担生态、游憩、景观等多种功能。市规自委近日印发《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本市河道建设理念和规划设计策略,推动实现“体现大国首都特色的安全开放之河、适应北方气候特点的生态健康之河、传承古都历史文脉的文化魅力之河、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的宜居活力之河和展现现代城市文明的智慧创新之河”五大目标。
分区引导
“水岸割裂”变“水城共融”
两山聚水、五河贯都、三环营城、多枝成网——北京城拥有较完整的城市水系。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对于河道和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思路发生了转变,由“水岸割裂”转向“水城共融”,注重复合功能、整体设计、协同建设和水陆统筹。
《导则》构建了19项规划设计策略和67条具体设计要点的导引体系,按照不同结构和功能分区管控引导。以功能分区为例,《导则》将全市主要河湖水系划分为平原建设区、平原非建设区和山区。
其中,平原建设区的河道适量布置公共服务设施,让滨水公共空间承载更多功能。平原非建设区的河道应通过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绿道等绿廊绿带相连接,注重野趣和原生态。山区河道则应保护天然形成的河道生态本底,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打通断点
推动滨水空间开放共享
《导则》明确,要引导滨水建设用地安排面对公众开放的用地功能,鼓励安排商业、文化、体育等用地功能,商务楼宇、酒店、住宅等建筑底层宜设置开放底商。值得关注的是,《导则》提出,避免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将滨水空间据为私有,历史上形成的个别绿带内建设用地,应结合规划设计逐步腾退,打通断点,确保河道沿线的公共开放性。
传统河道形态常常“直来直往”,亲水性不佳,为此《导则》提出,适度调整河道岸线形态,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另外,河道宜维持自然,应逐步对现有不透水的硬质护坡进行生态化改造。
古今辉映
推动建设滨水文化探访路
北京老城因水而建、缘水而兴,逐渐形成了“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导则》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传承古都历史文脉的文化魅力之河,保护古今辉映的水城格局,并推动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建设。
《导则》提出,历史文化地区宜恢复保护价值高的滨水历史建筑及所在地区的风貌和城市肌理。保留滨水空间内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漕运设施,建筑物和艺术品、古树名木。以古都中轴线为例,《导则》明确,重点保护与传统中轴线密切相关的七桥七水节点,包括南护城河永定门桥、龙须沟天桥、前三门护城河正阳桥、外金水河桥、内金水河桥、筒子河神武门桥和玉河万宁桥。
《导则》显示,本市还将推动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建设,通过游船、自驾、骑行、步行等出行方式,展示沿线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漕运文化。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将包括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及三山五园水系等。
(责编:鲍聪颖、高星)
漫步“清明上河图”北京推出16条徒步主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尹星云)清明小长假将至,正是踏青好时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10976)人阅读时间:2022-03-31北京石景山: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尹星云)今天,北京市新闻办举行《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13286)人阅读时间:2022-03-30六方面推动京西转型发展打造首都城市复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尹星云)今天,北京市新闻办举行《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16218)人阅读时间:2022-03-30京西生产总值比首钢搬迁停产时增2.8倍产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尹星云)今天,北京市新闻办举行《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15626)人阅读时间:2022-03-30夜游长城纸鸢探春清明假期来古北水镇感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北京京郊已是一片姹紫嫣红景象,苍山翠绿、山花烂漫,长城蜿蜒于山...(18358)人阅读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