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北京:百余个务工人员之家遍地开花

时间:2022-03-24 09:49人气: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百余个务工人员之家遍地开花

北京:百余个务工人员之家遍地开花

  王林(左)正在听取户外劳动者的意见。李士坤摄

  本报记者 代丽丽 实习生 张雨凡

  去年的一个深夜,“外卖老王”和他的师父高治晓终于送完了最后一单。两人骑着摩托车,一前一后地去往高治晓租住的房子。这时,高治晓突然扭过头来说:“老王,我们外卖小哥风吹日晒,也没个歇脚的地方,我想给他们建个‘家’!”老王跟他对视了一眼,坚定地回答:“好!咱们北京讲究的是接诉即办,咱们就一块儿建!”

  “外卖老王”,就是去年那条爆款新闻《北京一处级干部当外卖小哥,12小时仅赚41元》的主人公王林。

  自打送完外卖之后,王林就开始履行承诺。到现在,已经为户外劳动者建起100多个“务工人员之家”。

  体验发现

  户外务工人员无处休息

  去年4月,时任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的王林,响应“局处长走流程”活动号召,去体验了几天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的生活。

  没想到送外卖的那次生活体验,让王林上了31次热搜,视频点击量达到42亿!后来,王林又陆续走访了很多地方,比如家政公司、建筑工地等,深入体验、了解家政阿姨和建筑农民工们的生活。

  在这期间,王林也从劳动关系处调到了农民工工作处,专门为农民工群体服务。王林觉得,“跟我们这些可爱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更近了。”

  体验的目的是想着问题走流程,再把群众心声与诉求带回办公室,让政策真正接地气。“哪些问题是他们最急盼解决的?”体验的过程中,王林一直在思索能为这些劳动者解决什么问题。

  外卖师父高治晓的梦想就是打造一个“骑手之家”,表达骑手们的诉求。王林联想到更多的人群,“不光是外卖小哥,还有快递员、环卫工人,他们在工作完之后,就只能躺在草坪上或者马路边的椅子上休息,像我师父,他平时就躺在自己的摩托车上休息,要是赶上雨雪天气,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看到那些画面,我挺心酸的。”

  履行承诺

  为务工人员建了103个“家”

  王林和师父初步构思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所房子,能够让户外劳动者喝口水、吃顿饭、充个电,再配备一些文化娱乐功能,最好还能提供职业介绍、技能提升、劳动维权服务。“就是一个‘家’的概念,让这些劳动者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说干就干!多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建立“1+N”模式,即各区在设置1个区级务工人员之家的基础上,再设置一批街道(乡镇)、社区(村)和企业服务站。不到一年的时间,“务工人员之家”遍地开花,目前已经建成103家了。

  东花市街道务工人员之家就设在街道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站内的设施小到打气筒、微波炉,大到健身器械、图书馆等,都是依托辖区资源共享的便利。“在这里,我们可以花12块钱吃到25块钱标准的午餐,一荤一素一汤三个馒头,肯定能吃饱,而且还可以歇会儿,比以前蹲在楼道里或者蜷缩在快递车里强太多了。”这是顺丰快递小哥王旭最直接的感受。

  新的设想

  给“家”增加归属感

  在务工人员之家的建设过程中,师父高治晓也被邀请全程参与,包括文件的起草、细节的设计等,他都提出了不少建议。

  “来,这是给你的褒奖!”在第一个“务工人员之家”建成后,高治晓送给王林一个礼物。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头盔。“因为当时去体验的时候,我头盔太小了,实在戴不上去,师父就专门给我送了一个大头盔,这是对我的鼓励。”王林说。

  对于务工人员之家的建设,王林还有很多新设想。例如,他发现,很多务工人员特别是新业态从业者,都渴望一种归属感,不少人有入党入会的强烈意愿,他的师父就正在积极申请入党。王林说:“务工人员之家很多是在党群组织基础上建立的,我们希望这里能够给一些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一个找到组织的渠道。通过我们这个家能够实现他们的愿望。”


(责编:孟竹、高星)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