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共有近9000名赛会志愿者参与,其中大多数人服务过北京冬奥会。“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不仅体现在了赛场上,还体现在这些默默付出的志愿者身上。
与冬奥会相比,冬残奥会在服务对象、比赛方式、场馆设施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北京冬奥组委高度重视志愿者扶残助残服务理念、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前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活动,并且将扶残助残培训贯穿于志愿者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四个阶段,明确不同阶段的任务和侧重,统筹设计扶残助残意识、知识和技能等培训内容。经过了一系列严苛的培训和实践,北京冬残奥会的志愿者们用专业且温暖的服务、自信和青春的笑脸,为这一盛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因服务对象的不同,使得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们在服务方式上十分注重细节的变化,他们力求在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与平等的同时,让服务质量得到高规格的保证。在为轮椅运动员进行服务时,志愿者们会采用蹲姿进行交流与服务;在新闻混合区,启用了更多的音响,并将部分一米线改为礼宾线,方便运动员接受采访,此外还为轮椅记者设置了专用席位;赛事信息服务台的志愿者们在正式开赛前多次模拟运动员坐轮椅的高度,测试运动员伸手拿信箱里竞赛表单的过程,最终将各国国旗贴至最合适的高度上,让运动员们能顺利地取到竞赛信息表单;在信息公告栏处,志愿者们降低了张贴表单的高度,以轮椅运动员最方便的水平视角张贴竞赛日程、成绩单等各项表单;在场馆运动员进出口处,志愿者们随时守候,为的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运动员们掀开厚重的门帘,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不胜枚举的事例,体现着志愿者们的细心和贴心,他们为冬残奥会的参赛者们提供了最实用的服务,也给予了这些参赛者们最大的尊重和关怀。
据统计,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中共有19名残疾人,其中有12人在冬奥会结束后继续服务了冬残奥会。这些志愿者年龄跨度大,最小的19岁、最大的63岁;职业背景多元,涵盖了高校学生、退役运动员、医生、教师、社区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他们各自发挥所长,有着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增光添彩的强烈愿望和无私奉献的专业精神。
文/本报记者 王帆
(责编:鲍聪颖、高星)
北京:跨越14年见证荣耀“双奥之城”一
3月13日晚,伴着《雪花》动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见证...(17019)人阅读时间:2022-03-14北京冬残奥会特殊群众如何观赛?志愿者
落客点前移、服务向前一步,场馆无缝衔接……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简...(18281)人阅读时间:2022-03-13昌平线年内将南延至学院桥
原标题:昌平线年内将南延至学院桥 本报讯(记者 刘洋)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昌平线南延一期...(12251)人阅读时间:2022-03-13北京3月12日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3月12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含...(12492)人阅读时间:2022-03-13北京朝阳新增3名核酸阳性人员富力城D区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据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3月12日,朝阳区新增3名核酸检测结果阳...(10378)人阅读时间:20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