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苏雅
当你准备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开手机中的导航软件搜索,路线一目了然。但如果身处结构复杂的楼内,想要直奔目的地就不容易了。为了解决室内空间导航问题,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室内“AI+AR导航系统”。目前,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均已实现场馆内导航。
“在室外导航,我们依赖的是北斗等卫星系统的定位技术,进入室内,楼体会遮挡住卫星信号。”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杰解释道,室内定位的技术思路与室外完全不同,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是进行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网络或蓝牙基站等硬件布设。但这样一来,就需要对普通基站进行批量升级或更换,日常也需要支出设备维护和用电成本。朱杰团队采取了另外一种思路:人工智能。技术人员通过集成多种传感设备,模仿人识别路线的机制,采集所需信息,把实景“搬”到线上。
一个人背上一套采集设备,在场馆里按照设计好的路线“逛”上一圈,数据采集就完成了。这套设备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采集,不仅拍摄场馆内公共空间的图像信息,还会通过雷达采集空间信息,方便后续建模处理。“我们的设备还能‘识字’,指示牌也是辅助判断方位的重要信息。”朱杰表示,这和人们认路的方法类似。因为场馆内相似场景多,遇到难以分辨的环境时,指示牌的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
采集后的空间信息与实际场景叠加,便建立起了场馆内的“元宇宙”。观众进入场馆后,只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AR室内定位系统,打开摄像头,系统基于人工智能AI视觉识别算法,能自动比对位置信息,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前方3米右转,直行17米,到达新闻发布厅。”在程序中输入目的地,用户在手机上看到的便不仅是摄像头拍摄的场景,系统会为用户自动规划路径,程序将结合实景显示路线指示箭头,只需跟随箭头前行,就能到达指定位置。
目前,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的公共空间场景已经上线了AR系统,在冬奥会赛事活动中可为观众及相关人员提供室内导航服务。赛事结束后,朱杰希望将这套系统推广到更多的大型公共建筑中。“比如在地下停车场,车主找车不用再挠头;在医院里,则能给急于寻找诊室的患者提供最直接的指引。”
(责编:孟竹、高星)
冬奥城市道路运行保障启动全天候备勤
抢险队员检查应急保障点抢险设备。北京城建集团供图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李博)为做好北...(16474)人阅读时间:2022-01-29春节期间加班工资怎么算?北京人社局官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春节将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春节期间加班工资怎么算”...(18755)人阅读时间:2022-01-291月30日傍晚至前半夜北京有小雪雪后风大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今天下午晴,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18855)人阅读时间:2022-01-29蔡奇:树立东道主意识确保冬奥简约安全精
原标题:第1版 头版 本报讯(记者 祁梦竹 范俊生)春节将至,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昨天下午...(10403)人阅读时间:2022-01-29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闭环内传递线路公布
原标题: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线下线上都精彩 本报记者 赵晓松 邓方佳 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将...(10681)人阅读时间: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