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戏曲家眼中的北京大戏”学术对谈活动线上举行

时间:2021-11-17 17:21人气:来源: 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董兆瑞)日前,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6期——“怎样呈现舞台艺术新经典”以在线直播方式举行。此次对谈活动由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戏剧家协会承办,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协办,同时也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咖讲座”的一期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为学术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平,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为对谈嘉宾,活动由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兼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

对于北京戏曲发展、戏曲市场与观众互动的情况,王平认为,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很多艺术门类在北京这个大舞台上展现,为戏曲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机会。在北京,观众能看到本地的各种戏曲剧种,更可以从各大剧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优秀剧种。邵天帅认为,北京是最广泛地汇聚戏剧艺术门类的一个城市。昆曲受众群体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下,是观众群体非常年轻的一个剧种。作为昆曲表演者,要利用北京的优势,吸收各门类的艺术营养,不断提高丰富自己。傅谨提到,从“大戏看北京”的提法可以感受到北京与戏曲的不解之缘。戏曲家眼中的北京,包含了北京多个剧种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可能是中国戏曲演出最多的城市,北京的戏曲演员面对各种各样的艺术样式,又面临着各地地方剧的竞争,既是滋养、享受,同时又是挑战。

观众进剧场是看“戏”还是看“人”的问题?王平认为,观众进剧场是来看戏,同时也是来看“人”的。戏曲跟其他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角儿”的艺术。知名演员及其团队创作的水准相对较高,所以他们的作品不会让观众太失望。邵天帅认为,对于戏曲来说,看“人”还是看“戏”并不冲突。每一个时代都要展现这一时代的文化精神,这是一部戏的“一剧之本”。同时,演员自身魅力也是感染观众的主要因素。傅谨认为,发展北京的戏曲艺术,一定要让更多的观众知道和了解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观众要被艺术家的魅力打动,从而走进剧院。我们一方面要看“戏”,要排演新剧目,另一方面,要通过戏曲作品把“人”——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推出来,让更多观众认可。

针对新的传播方式对戏曲艺术发展的影响,王平认为,全媒体对于戏曲的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把更多年轻人吸引到剧场来。同时,全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演员对自身没有清楚认知的情况下,粉丝的赞美与追捧,可能会使演员跑偏。邵天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剧场空间里戏曲的魅力、沉浸式的剧场体验,显得更珍贵。傅谨表示,一些新媒体对戏曲艺术的传播,年轻化、时尚化,完全改变了人们对戏曲的刻板印象,有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

据了解,“坊间对话”是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文艺评论系列活动。活动以文艺评论家、文艺创作者对谈、观众互动交流的形式,对当下优秀文艺作品、重点文艺现象和重要文艺思潮,进行深入、专业地解读,推动文艺评论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坊间对话”活动涉及文学、戏剧、影视、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由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文联其他12家文艺家协会共同举办。今年,“坊间对话”还将邀请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的资深专家,围绕社会大众感兴趣的热点文艺现象进行对谈交流,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受益,更好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重要作用。


(责编:孟竹、高星)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