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第六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21-10-21 12:01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鲍聪颖)10月18日,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传承与突破——第六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正阳门下北京坊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邱华栋、何向阳等多位知名作家、评论家们围绕“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回顾总结北京文学的创作成就和经验特色,分析交流北京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时代使命,共同展望北京文学的未来。

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第六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北京文学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北京作家作为一个群体,作品风貌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历代北京作家却有着共同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这就是:一直密切关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稳健立足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坚持从人民生活中吸取丰厚滋养,勇于回答现实和生活提出的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同时又极具包容性的北京文学。正是几代作家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精神,让北京文学和北京作家一直处于时代前沿。

在“与历史对话”主题,著名作家、剧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柳建伟结合自身创作电影剧本《血战湘江》的体会指出,要用当代的视野去关照过往的历史,尤其是站在整体历史发展的角度去与历史对话。作家书写历史,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历史上的是非得失由后人评判,评判的标准需要考虑历史对当下产生了什么影响,作家不应该把对历史认知限定在盖棺定论中,而是要透过当下去思考历史的启迪,通过书写历史映照现实。

著名评论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签约作家陈福民认为用文学处理历史,是在处理时间。作家要克服静态的时间,激活历史知识,让那些历史知识从遥远的过去走过来,从而变成新鲜的、有效的知识,滋养自己,滋养社会。另一方面,文学家也要处理好历史题材的边界问题,“文学家要守好自己的边界,无论有多大的文学虚构、想象能力,基本历史材料、静态的历史应该得到必要的尊重。”

北京作家群体有着老中青兼备的完整的人才梯队,有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题材多元、开掘全面、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基调等诸多优秀传统。深厚的传统也为创作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一大批北京作家能够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重新审视现实和历史,大胆拓宽作品的题材范围,丰富表现手段,且把求新建立在追求思想深度、厚度的基础上完成,以稳扎稳打的态度实践着艺术创新,在叙事上有了更独特的探索,对当下经验也有了更成熟的书写。

传承是为了突破,突破意味着最有生命力的传承。新时代的北京作家和北京文学把握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的脉搏,着笔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将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思想,抵达新的高度。

在“与时代共振”主题下,何向阳、邱华栋、乔叶、石一枫展开对谈。邱华栋认为,小说写作一部分是对历史展开甜蜜的想象,另一部分则是与生命共时空的写作。这其中,作家要具备把生活经验、生活感受转化成文学写作的能力。城市文学的未来无比广阔、它是作家要特别重视的写作方向和写作空间,而当下,对于作家而言,在伟大城市生活,就要建立和城市的关系,“找到和城市的关系,就能找到和时代共振的关系。”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鲁迅文学奖得主何向阳详细梳理了北京文学和北京作家的发展谱系。她认为,北京文学已经进入五代作家的新时代,北京文化中的包容性成就了北京文学独有的平民精神。从老舍《骆驼祥子》的祥子,到陈建功《鬈毛》中的鬈毛,再到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以及铁凝《永远有多远》里的白大省,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里的陈金芳。她认为,北京文学的包容性、平民精神在一代代传承。

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签约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认为,今天的作家写北京的难度比老舍所处的时代要大。“没有工业知识背景写不了北京,没有金融知识背景,也写不了北京,如今需要作家的知识背景、思想背景越来越丰富。作家要心地单纯,头脑复杂,只有自己复杂,才能看出时代的复杂,你的笔下也才能折射出来复杂的时代。”

田鹏在对活动进行小结时认为:作为新中国文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的文学创作一路走来硕果累累,星光熠熠,一大批作家、作品在不同时期闪耀中国文坛,引领风气之先,推动文学发展。面向新时代,北京文学自有新的使命、新的担当,更呼唤新的成就。


(责编:鲍聪颖、高星)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