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强化“北京智造”“北京服务”26个科技合作项目科博会上签约

时间:2021-09-28 10:35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26个科技合作项目科博会上签约

强化“北京智造”“北京服务”26个科技合作项目科博会上签约

小朋友与机器人互动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9月27日,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科技合作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在项目签约环节,26个签约项目中23个来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区、大兴区等规模化产业基地。据了解,签约项目筛选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赋能标准,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强化“北京智造”“北京服务”

据介绍,此次申报的签约项目锚定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深度结合各区落实“两区”建设政策的具体措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多产业融合赋能,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把“五子”联动体现在产业发展上,支持多品种、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推动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

国家级动态高精度基础地图服务平台项目解决动态高精度地图更新困难的行业困局,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高精度地图快速更新解决方案,以AI新基建为技术底座,支撑国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产业及智慧城市等产业建设发展;旭华时代量子碳素装备产业化项目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量子碳素及其制备技术,具备官能团可修饰、环保、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将成为一流的新材料;干细胞一类新药产业化基地建设致力于干细胞新药的开发与临床研究,数量及临床进度国内领先,未来在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干细胞药物生产基地,打造国内同品种药物生产基地标杆。

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导向

此次签约高精尖科技项目集中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持续近两年的新冠疫情冲击、经济逆全球化态势和经济衰退的困境,各签约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实现“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给自足,健全产业结构,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俐玛光电科技研发和生产项目建设智能三维CT测量系列设备、产品检测解决方案两类产品,在成像模式方面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垄断,填补了经开区工业检测领域的空白;非标自动化装备项目服务于中国中车、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京西重工等行业头部企业,在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工业设计、精密工装、验证检测等方面构建了深厚的技术实力,积累了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石墨烯电池及电源应用研究项目主要致力于石墨烯储能材料、石墨烯增强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石墨烯信息材料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多种性能稳定的电池规格产品;国汽智控智能汽车基础脑项目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网联汽车计算技术平台,解决智能网联汽车车载操作系统和硬件组合的卡脖子问题。

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增强

签约项目主要来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房山区高端制造业基地、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虹吸效应、聚集效应,有助于现实产业间优势互补,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产品链内部衍生和资源的高效匹配。

此次签约仪式的成果是多年来各区积极培育、大力扶植科技企业的集中亮相,是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的深刻体现,是北京市着力打造新兴、未来、高端产业发展新高地的累累硕果。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报送的6个项目以合成生物技术、干细胞新药开发、病理学超微结构成像数据库、创新性精准医学服务与数字化商业平台等新产业方向为主导,聚焦生物前沿领域,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房山区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专注发展石墨烯、氢燃料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节能低碳打造内外经济双循环;高端制造业基地招徕量子碳素装备、智能巡检机器人、机器人行业服务平台、非标智能化制造产线装备、工业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设备等高科技企业,打造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创新平台,形成首都南部科技成果转化新引擎。

文/本报记者 程婕 刘慎良

相关

科博会让你看遍冬奥“黑科技”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