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两区建设一周年北京经开区着力打造两区建设亦庄样板

时间:2021-08-30 16:00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池梦蕊)全市首创、全国领先的12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案例数量全市最多;储备项目超千个,已签约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42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总产值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近三成……。8月30日,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一周年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举办,亮出了“两区建设一年来的亮眼成绩单。

北京经开区作为全市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七个组团”之一,自去年9月挂牌以来,按照全市“两区”建设工作整体部署,经开区始终围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以发展高精尖产业为主线,以国际化、便利化为抓手,加快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力争打造全市“两区”建设的“亦庄样板”。

提高政策精准度

全市首创、全国领先12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真没想到,在我们向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提交相关资料后,土地摘牌3天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企业投资承诺制审批改革真的是大大减轻了企业成本。”北京亦盛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及耗材制造基地项目享受到了经开区项目审批交底会、配套综合服务机制、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制度集成创新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在土地摘牌后的第三天,就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刷新了北京经开区项目开工建设最快速度,这让该项目负责人连连称赞。

刷新项目开工建设最快速度的背后,是北京经开区以大部制机构改革为契机,成立北京市首个行政审批局,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在“两区”建设一年来,紧抓契机推出了一系列极简化改革措施,包含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落地速度;在全市率先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有效推动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在全市率先开展“跨省、跨区通办”改革,破局企业“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在全市率先开展备查制改革,全面实现行政审批极简化转型。打造出优化营商环境的“亦庄”新样板

其中,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方面,以土地、项目为主线,实施供地标准化、审批便利化、管理规范化、行为契约化、信用常态化“五化”管理模式,实现对标招商、按标出让、按标施建、竣工验收、达产复核、全程监管、信用奖惩、违诺退出、企业综合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以“标准+承诺”最大程度精简审批环节,实现“拿地即可开工”,并在三城一区及自贸区进行推广。

这只是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制度和政策创新中,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两区”建设一年来,北京经开区在对接市级政策清单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213条政策清单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集成创新、接力创新等方式,全力推动制度和政策创新,首批围绕产业促进、“放管服”改革、生态建设等领域形成了全市首创、全国领先的12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4个拟由北京市推荐至商务部,2个拟在全市复制推广,案例数量全市最多。

在产业促进方面,北京经开区设立了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积极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北京市对国内外该行业创新资源的吸引和集聚能力。目前已为小马智行、百度等企业累计发放乘用车牌照126张、无人配送车编码72个、卡车牌照4张,累计自动驾驶里程126万公里。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北京海关建立了全国首家生物试剂进出口第三方公共平台,依托中关村国际生物试剂物流中心(南平台),为生物医药领域特殊物品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一站式监管服务,使生物试剂的出入境周期从过去的1-3个月缩短到5-7天。

高端产业“强磁场”聚集全球创新资源

近200个项目签约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据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磊介绍,北京经开区始终把项目作为“两区”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围绕“4+2+1”产业体系(“4”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以及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2”是指高端服务业和科技文化融合产业;“1”是指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持续释放高端产业的“强磁场”效应。今年以来,北京经开区先后发布了首批145条支持政策和30条亦庄组团产业政策,围绕产业促进、人才服务、金融开放、要素保障等方面,对重大项目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给予多种方式的支持,切实推动高端产业片区政策惠及企业。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