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难题的解决,推动着一项项政策的出台。针对拖欠工资问题,市人力社保局全力推进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核心制度的实行。社区医院资源不足,市卫健委畅通基层预约转诊通道,将二、三级医疗机构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放,完成“基层卫生预约转诊服务平台”建设。预付式消费难题,朝阳区创新推出“预存宝”“预付管家”等资金监管平台,既保持预付费模式的优势,又保证资金安全。市住建委会同各区建立健全漏雨台账,督促物业公司在雨季到来之前解决屋顶漏雨问题……
前6个月,本市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政策已达38项,常态治理和未病先治相结合,推动着主动治理发挥更大效能。
从“补齐短板”到“多走一步”市民满意是惟一标准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为群众办实事”,事情办得好不好、实不实,市民满意是惟一标准。
在石景山区老山东里南社区住了17年的居民韩凤彩没想到,反映了多次的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最近不仅有了后续进展,街道还利用社区内闲置空地建设了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和大件垃圾暂存点。
现在,垃圾暂存点平均两到三天就会清运一次,如果有居民家中装修,物业公司也会集中即时清运,避免堆积。清运时间则根据小区不同动态调整,老年人多的小区,尽可能引导大家在集中清运前投放,年轻人居多的小区,主要安排每天八九点之后再清运。
朝阳区城管委将垃圾清运不及时整改情况作为日常督导检查重要内容,对居民投诉较多的小区进行重点检查和“回头看”,并将每月通报诉求数量前5名的街乡纳入重点复查点位,长效管控。
群众无小事,事事都关键。在“每月一题”的监督机制下,政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配置到为民服务中,“多走一步”,把事办实。
例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已不局限于“补齐短板”,而是根据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多的特点,开始引入适老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石景山鲁谷街道六合园南社区有630户居民,4栋楼分属不同的产权,设备设施老旧,修修补补已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小区改造后,闲置空地建起立体停车综合体,重新规划了自行车棚,楼体保温、市政管线等都做了改造提升,还特别增加了老年会客厅。“我们老人休闲放松的地儿都有了。”老居民修香菊挺满意。
“我们第一次坐这个电梯,激动到流泪。”家住西城区小马厂南里小区的韩伯平说。小马厂南里小区5栋老楼一口气加装了16部电梯,方便老年居民上下楼。
今年,400个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计划,越来越多的适老服务功能将被植入,这将有利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
在“每月一题”的推动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渐渐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诉求量下降”作为推进成效的评价指标,“群众满意与否”是工作评价的惟一标准。
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27个问题专项治理中有17项满意度超过90%,其中,垃圾清运不及时、街头游商占道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分别达到95.67%、94.71%和94.39%。
“每月一题”还将实现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目前新一轮的“全面城市体检”已经开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也已提请审议,首接负责、限时办理、回访考评、未诉先办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将以法规形式被固化下来。“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会结束,大城精治的为民底色将更加鲜明。
专家点评
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
骆小平(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是实现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通过“每月一题”的创新,可以看到北京市“12345接诉即办”体制机制正向“未诉先办”推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逐步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具体的办事路径,让首都人民感受到了“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男子在公交站台登广告号称李白再世
原标题:个人广告怎能想登啥登啥 近日,北京的多个公交车站台出现了一则广告:一名男子自...(13596)人阅读时间:2021-07-14“文化东城”会客厅: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池梦蕊)7月13日,“文化东城”会客厅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召开...(12786)人阅读时间:2021-07-14副中心组建红色宣讲团讲述“永远跟党走
7月13日,通州区“永远跟党走”红色宣讲团专场报告会正式启动。 通州区“永远跟党走”红色...(12741)人阅读时间:2021-07-14上百知名外资企业代表感受丽泽发展新格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北京城市新总规赋予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定位是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18850)人阅读时间:2021-07-14“青听”红墙先锋的声音西城区讲述“我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7月13日,西城区组织开展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听红墙先锋的声...(10674)人阅读时间: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