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绣花式改造”复苏老街区老隆福悄然变身文化新地标

时间:2021-06-16 01:58人气: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第12版 大城之变

“绣花式改造”复苏老街区老隆福悄然变身文化新地标

隆福大厦顶层的隆福文化中心。 本报记者 邓伟 摄

端午节假期,隆福寺商圈迎来客流高峰。木木美术馆里,日本艺术家坂本龙一在国内的首次美术馆个展正在举办,吸引大批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更读书社里,读书爱好者用阅读消磨假日时光;网红咖啡厅里,时髦的年轻人正和朋友小聚;夜幕降临后,人们在露天餐位感受夏日清凉……

沉寂多年的隆福寺街区,在最新一轮改造升级中悄然复苏,以北京文化消费新地标的标签,吸引着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未来,这个“网红打卡地”还将进一步扩容。记者获悉,隆福寺街区修缮更新项目二期已实现开工建设,预计明年竣工。建成后,隆福寺将再添11万平方米商业空间,打造引领潮流社交和艺术生活的体验空间。

一场大火受重创

蜕变打造文创园

将啤酒文化和京味儿元素实现混搭的精酿啤酒吧、灰色混凝土风格的网红咖啡厅、能一眼望到胡同的越南菜餐馆……走进隆福寺园区,新与旧的融合无处不在。无论是美术馆、书店等文化业态,还是餐厅、咖啡厅等餐饮商户,都通过独特的设计,与老北京胡同文化紧密融合,让到访的消费者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商圈的独特文化氛围。

作为老北京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地标,隆福寺商圈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经历了多轮变迁。

隆福寺始建于明朝1452年,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每逢庙会,人流如潮。新中国成立后,隆福寺庙会演变成东四人民市场,成为北京的核心商业区。1988年亮相的隆福大厦,是当时北京第一家拥有中央空调、引进自动扶梯的百货商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隆福大厦和隆福寺街是百姓购物的首选地之一。但1993年的一场大火,让隆福寺的商业脉络受到重创,虽然此后经历过多次业态调整,但仍业绩不善,于2004年彻底关停。

沉寂多年的隆福寺在2012年迎来转机。当年8月,北京国资公司与东城区政府合作,共同成立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推进隆福寺地区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项目。

2019年8月,重拾文化身份的隆福寺终于蜕变归来,一期项目正式亮相。曾经品种齐全的百货商场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集办公、艺术、商业等业态为一体的文创园区。升级改造后的隆福寺街区有了全新定位:打造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中华与世界文明协调共融的世界级文化艺术消费目的地。

新隆福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已运营的隆福寺街区修缮更新项目一期虽然只有7万平方米,但出租率100%,业态以文化金融办公、文化艺术消费为主,一年产值可达60亿元。“去年这里举办了90场活动,吸引客流数十万,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讲述】

这里新与旧的融合无处不在

“一切都变了,一切又好像没有变。”坐在隆福大厦崭新的办公室里,50多岁的老郑时常心生感慨。“我19岁就来隆福大厦站柜台,那时候我们卖的是钟表、不粘锅,什么时髦卖什么。”见证过隆福大厦辉煌岁月的老郑感受到,随着北京商圈外扩,新的购物中心接连崛起,传统百货商场逐渐失去优势,隆福寺老商圈必然面临转型升级。如今,改造后的隆福寺园区引入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但不变的是,这里依旧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印记。“你会发现,这里随处可以看到延续旧城色彩体系的灰色墙壁,新与旧的融合无处不在。”老郑说。

“绣花式改造”复苏老街区老隆福悄然变身文化新地标

改造后隆福广场效果图。新隆福公司供图

创新“绣花式”改造

重塑老北京地标

通过“腾笼换鸟”,蜕变归来的隆福寺商圈已跃升为北京文化消费新地标,也为老城更新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借鉴的路径。

隆福寺项目不仅包括商业项目等功能区,还包括四合院风貌区。其中,功能区占地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四合院风貌区占地约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项目,采用的是“绣花式”改造模式,最大程度把控历史风貌元素,传承历史记忆。

新隆福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聘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统筹区域整体方案设计,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以及隆福寺片区环境提升,在空间上尤其注意边界控制,营造古都风貌景观,同时保留隆福寺历史轴线和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让消费者在享受现代消费场景的同时,体会到历史文化的痕迹,形成全方位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