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39类APP明确个人信息收集范围

时间:2021-03-23 09:23人气: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直播等13类APP无须个人信息

  3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其中明确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分析认为,一些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进行广告推送,甚至影响到用户的好友,行为十分恶劣。此次《规定》出台后,许多APP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而不法商家分享用户数据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遭遇不当信息骚扰的行为将被极大遏制。

  问题

  APP超范围收集

  用户信息问题突出

  网信办方面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类应用程序迅速普及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大量APP通过捆绑功能服务一揽子索取个人信息授权,用户拒绝授权就无法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变相强制用户授权。为聚焦解决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规范收集个人信息活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实施该《规定》。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不少APP在安装后首次打开时会向用户索取个人权限,但一些APP经常过度索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卓手机安装微信,一打开就要索取存储和手机识别码”“安装微博APP要求包括录音、通讯录在内的全部权限,不然就只能取消安装”“饿了么上来就要申请我的短信电话等权限,外卖软件要这些有什么用呢?”不少有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网友此前曾表示。

  2019年11月起,工信部启动了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重点整治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4个方面的8类突出问题。工信部此前的通报显示,知乎日报、店长直聘等APP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租租车、1药网除私自收集个人信息外,还私自共享给第三方;当当、e代驾还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并过度索取权限;好医生则因为私自收集个人信息以及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被通报。上海市消保委针对39款网购平台及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的评测结果,共有25款存在问题,比如“饿了么”申请了11个权限,包括拨打电话、日历等,在测试新版本时,专家发现旧版中的拨打电话和日历权限已删除,但又新增了“读取通话记录”权限。

  用户个人信息

  被用于更精准推送广告

  APP运营者索取到个人信息后,会如何使用这些个人信息呢?知名科技评论人闫跃龙表示,其中一个很大的用处是将用户这些数据拿来自己用或者与其他平台共享,“比如对广告商,有了这些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用户画像,更精准地推送广告。”

  互联网评论家葛甲说:“过度索取用户信息背后必然是用户信息的滥用和非法使用。之前被爆出的很多有关私自出售用户信息的案例,还有包括社会舆论比较关注的大数据杀熟等事件,客观上其实都是过度索取信息所造成的某种后果。本次新规落地之后,将对部分生活服务类APP造成重大影响,对微信生态中的部分组成部分也有相当强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APP运营者收集数据的好处很多,最为普遍的是挖掘用户数据,形成推送,这种广告推送的精准度很高,利于达成交易,但这些信息收集一般不涉及敏感信息,“脱敏”之后,用户习惯依然可以精准挖掘。当然也有APP运营者进行个人信息买卖非法获利,这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最终导致骚扰电话和诈骗短信泛滥。

  体验

  网络借贷类APP

  被允许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有用户表示,朋友通过微信APP中发送语音消息的方式向自己推荐了一家酒店,此前自己从未听说过该酒店。当自己打开携程APP时,搜索栏中的底纹字样就显示该酒店,令自己十分震惊。而自己也根据推荐,点击“搜索”按钮,最终成功预订了该酒店。“不知道到底是在哪个环节泄露了我的隐私?”该用户表示,这样的精准营销的确非常受用,但也令人害怕。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