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02人气:加载中...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放在党和国家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且始终牢牢掌握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持续推动党的“三农”工作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其宝贵经验对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围绕我国农村百年变迁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探讨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坚强领导力和领导“三农”工作的成功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农民问题是贯穿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各个时期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紧紧抓住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通过领导农民运动、土地改革、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解放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亿万农民摆脱贫困,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大步迈进,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领导经验。
一、早期通过武装革命解放农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敏锐地察觉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性问题,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1919年7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提道,“种田的诸君!田主怎样待遇我们?租税是重还是轻?我们的房子适不适?肚子饱不饱?……这许多问题, 我们应该时时去求解答。”[1] 1921年,浙江衙前农民运动就拉开序幕,随后广东海陆丰等地兴起一系列农民运动。十年内战时期,毛泽东先后进行了寻乌调查、永新调查、宁冈调查、闽西调查和兴国调查,对农村和农民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篇调查报告,最著名的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认识到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性,决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深刻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特点,总结了井冈山和各地的斗争经验。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2],1947年,毛泽东总结革命实践经验,指出“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3]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通过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等重大举措,消灭了封建地租剥削制度,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大大提升了生产的积极性。毛泽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给予农民真正的生存保障和翻身解放,为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合作化组织农民
毛泽东在十分重视农民合作。早在1943年,他在《组织起来》一文中就充分肯定集体化的重要性,[4] 认为组织农民是关键。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合作化,把农民组织起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组织农民开展合作化探索
1953年6月,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5] 1953年7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有计划地、稳步地、积极地、自愿地搞互助合作[6],指明了合作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毛泽东看来,实行合作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1953年开始,国家组织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合作社。到1956 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农业合作化进程。
责任编辑:关轩轩
来源: 中国领导科学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领导科学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