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4人气:加载中...
萧山河上镇有个公益平台叫作“围炉夜话”,它不设门槛,不组织听众,不需要年终考核,只希望更多的人来河上且走且停,分享故事,留下美好记忆和美好感悟。这就像是给这座千年古镇的夜晚留一盏灯,一盏不是很亮却很温暖的灯。
最近一次“围炉夜话”的主题,是“我们心中的乡村振兴”,来参加的嘉宾有河上企业科百特总经理张竹荣、东山村等村的村书记,大家试图探寻引领乡村振兴的“灯塔”。
张竹荣开门见山,“我们将与河上合作创造美好未来。”这句话也引出了一个持续多年的“争议”话题,绿水青山的河上镇到底要不要发展工业?
很显然,科百特有答案。“现在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张竹荣介绍说,去年,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半导体领域,科百特赢得了167%的增长,为无数知名企业提供了集成电路过滤产品和解决方案;企业在“纳米”世界里研发出的产品多达几百种,产量口碑蒸蒸日上……而与研发投入、产量同样爆发式增长的,还有另外两个数据——第一是空间面积:科百特在河上从18亩变大到180多亩,却没占用一亩新的工业用地指标,全靠存量厂房的腾笼换鸟。第二是员工数量:从3名大学生到2020年底的2000余人,且八成以上是本科学历。
科百特成了带动河上经济的“火车头”。在河上镇党委书记俞万昌看来,“科百特对河上的最大影响,除了税收和人口外,是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的产业生态。”
在科百特等高新企业引领下,河上对800余亩存量工业用地进行二次开发、“腾笼换鸟”,随之产业结构也从服装、纸包装变为新材料。如今,“科创新材绿谷”的蓬勃发展已让其在杭州具有“风向标”意义。
回到“围炉夜话”的主题——“我们的乡村振兴”。河上是典型的“七分山两分田一分水”布局,它要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乡村空心化问题。“而资金要回归、乡贤要回归、人要回归,唯有靠产业发展。”俞万昌认为,产业发展同时适用于企业和乡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而河上闯出的这条“新路”,显然是以产业转型带动乡村振兴。
有亮点,但也有不足。“西装配短裤”的故事,在“围炉夜话”上再次被提及:科百特等新兴企业蓬勃发展背后,河上公共服务却是短板,包括居住、教育、休闲等等。不过,“短裤”问题在一点点被解决,特别是“短裤”变“长裤”的过程中,又带给乡村振兴庞大的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还是科百特。企业预计,今年年底员工数量将突破3000人,如何让他们在河上安心留下来,这不仅仅是解决“职工宿舍”的问题,河上正在考虑,利用闲置的乡村小别墅,打造“产业民宿”。
而科百特和“产业民宿”,恰似河上乡村振兴的“双轮”,将解决当地“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的就业即乡村空心化问题:科百特式的高新企业,吸引当地年轻人;“产业民宿”等三产,又能解决“60后”“70后”的就业难题。
循着这一逻辑,河上乡村振兴也进入2.0版,从全域景区化进入产业振兴新阶段。河上是萧山首个美丽乡村提升村全覆盖的乡镇,但这仅仅是铺垫,河上乡村更需要产业,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最近,河上镇15位村书记就各自领到一项镇里颁发的“新课题”,研究如何壮大集体经济。
东山村书记徐国栋领到的课题,是如何像经营城市一样经营村庄。对于这个题目,他有底气: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东山村已引进投资超3亿元的3个文旅项目。在当地老百姓看来,“东山再起”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身边的水稻田里。去年,光一场稻田音乐节,村集体收入就增加了10多万元,连田里的番薯都卖光了。现在,新落成的村委会还直接开设了直播间,作为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
还有下门村,正在打造杭州的“艺术家村落”。村口的丄美术馆已吸引40多位艺术家进村,还有应物山房等文创项目。
而这些美丽乡村、艺术村落的“扎堆”,反过来也成为河上的“城市”配套,共同合作创造河上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关轩轩
来源: 杭州日报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杭州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