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栋 祖爽
时间:2024-03-04人气:加载中...
3月2日,《农民日报》富民乡村产业版头条刊文报道,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高起点、高标准发展蓝莓等特色水果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今,蓝莓已经成为蒙自现代农业的“金名片”和“代表作”,全文如下:
冬去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河佳裕)500亩高标准设施蓝莓种植基地里,一簇簇挂着白霜的蓝莓已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晶莹剔透的蓝黑宝石,煞是喜人。
巍巍哀牢山,滔滔红河水,孕育出蒙自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地处低纬度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这里成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宝地”,蓝莓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蒙自市坚持“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战略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发展蓝莓等特色水果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提速。
如今,蓝莓已经成为蒙自现代农业的“金名片”和“代表作”。小小的蓝莓通江达海,南下北上,走进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商超,深受消费者喜爱,打响了蒙自蓝莓的金字招牌,更通过多种联农带农模式,撑起当地依托特色水果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脉络和希望,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续写着不断更迭的现代农业故事。
图为采果工展示采摘的蓝莓。资料图
大棚种出好“丰”景
“现在正是蓝莓的采收季,这批蓝莓的产量和品质都不错,果大饱满。”一大早,红河佳裕研发经理方扬就带着团队来到种植大棚查看蓝莓长势。
目前,国内蓝莓种植主要以露天栽培和大棚栽培为主。据方扬介绍,蒙自光照资源丰富,日夜温差较大,是小浆果优质高产的有利条件。还有一个优势是蒙自蓝莓采摘季从11月陆续开始,可以持续到第二年6月,填补了进口蓝莓与国内其他产区蓝莓的上市空窗期。
气候优势只是蓝莓实现丰产的先决条件之一,蓝莓实现高产的背后,是红河佳裕通过加强品种选育,积极发展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等设施农业,形成一套标准化种植体系,不断提高蓝莓品质,以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提高效益。
在品种选育方面,公司引进一批国外同纬度蓝莓优良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宜红河州规模化种植的品种。“每一个品种在商业化种植前都需要进行试种,不同品种的种植密度、水肥配方、剪枝方式等生产管理都不相同,需要实验人员用数据记录,最终选出质量、产量俱佳,又适合在当地种植的品种。”红河佳裕总经理姜惠铁告诉记者。
除了引进国外品种,蒙自也十分注重品种研发和种苗繁育。我国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品种培育,种源是蓝莓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头,更是蓝莓鲜果及其制品品质的保障。红河州和蒙自市高度重视蓝莓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研发和种苗繁育推广工作,着手解决品种杂、产量低、品质不统一的问题,夯实小浆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基础。蒙自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汪政银表示:“近年来,蒙自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开展打击制售假劣种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蓝莓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种植户合法权益,同时调动品种研发和种苗繁育单位持续投入的积极性。”
不同于传统的土壤种植,在这里,一排排蓝莓像盆景一样被栽种在花盆中,据测算,每亩地大约可放置740盆蓝莓。“盆里放的是海外进口的椰糠基质,通过采用基质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让土地处于休耕状态,保护土壤肥力。这种种植方式还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农药施用,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方扬解释道,“大棚还配备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适时监测苗木生产状态,及时进行施肥浇水。”
在这种模式下,蓝莓的单产显著提高,目前每个大棚的亩均产量可以达到1.5-2吨,整个基地全年产量超一万吨。在这里,蓝莓种植不再只是简单的农事劳作,而是通过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让蓝莓实现高产量增收、高质量增值。
为产业链装上“数智大脑”
从传统农业视角来看,蓝莓的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绝非易事,利用新技术为产业赋能,让蓝莓的生产流通更高效安全已是势在必行。
“抬头看,每个大棚我们都安装了温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温度。蓝莓适宜生长的温度区间是10-30摄氏度,如果白天气温过高,顶棚会自动闭合到一定程度,避免阳光直晒的同时也能做到通风散热,还可以根据棚内温湿度启动雾化降温,营造适宜的蓝莓生长环境。”方扬说。
在水肥管理方面,精细化智能化灌溉施肥可确保每一株蓝莓吸收到的水肥是一致的,灌溉施肥总体准确度在95%以上,物联网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环境状态,指导农事作业。在蓝莓的生长期,一台台智能植保机器人穿梭在大棚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自动喷洒农药,有效覆盖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
一项项高科技不仅被应用在蓝莓生长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了采收、仓储、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数智化建设的路径,并搭建农事作业管理平台。以采收环节为例,工人每采回来一批果就可通过系统扫码称重,当天就能看到自己的工资,方便又精准。”姜惠铁表示。据测算,通过这一数字化的管理平台,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20%左右。
流通销售端的数字化冷链物流监控及智能仓储管理,也为产品的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把蓝莓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采收后的蓝莓多久运输到冷库,什么时间出库等都有严格要求,每颗蓝莓都要保证在24小时内出库,保证新鲜度。”姜惠铁说。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智能化的设施农业,稳步提升优质果蔬等供给能力,已经成为整个云南省的共识。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的《云南省设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支持标准化大棚和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施建设,以蔬菜、花卉、小浆果等为重点,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等高端生产设施,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
结出甜蜜“致富果”
近年来,蒙自凭借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优势,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创新优化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
“我们家的30亩地全部租给红河佳裕种蓝莓,一年土地流转收入有6万元,媳妇做采果工人,我给基地拉果,我父亲在基地做保安……”一家农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家现在家庭年收入不少于20万元。
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以和红河佳裕合作的农户为例,通过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地可获得2000元左右的收入,采果期来基地务工,按照采果量计算工资,采摘一公斤蓝莓的收入约为6元,采摘工日均工资可达170元左右,还可到公司的包装厂打杂工,赚取工资。这一模式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可让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实际收入水平。
近年来,蒙自市持续探索实践“基层党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国有公司”多种利益联结合作模式,联农带村促增收。除了上述模式外,还联合红河佳裕推出了“兜底增收”模式,即由村、户整合专项资金、贷款,委托国有公司统一代管,企业负责蓝莓基地代建、代管、代运营,年分红不少于投资额的20%。三年期满,视情况确定延续或终止兜底,终止的由龙头企业原价回购代建份额,或原价转予需要纳入兜底的村、户接续合作。每户投2万元可增收4000元以上,每村投20万元可增收4万元以上。目前,全市共有88个村和168户农户参与。
汪政银介绍,通过多种合作模式,不仅给蒙自带来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特色产业发展必需的先进要素,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还让农民实现“两金”(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变“四金”(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村集体劳务组织佣金),打开小农户有机融入现代化大农业的新通道,与当地产业兴旺同步发展壮大。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蒙自蓝莓年产量可达1.24万吨,产值11.1亿元,一颗小小蓝莓果,已然成长为富农大产业,成就增收新路子,托起农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牟俊
来源: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