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人气:加载中...
“雪还没化,但农业生产要早做准备,时间可不等人。”2月2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业七队职工赵明心里盘算着今年要干的事,踌躇满志。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的农技人员(左)帮农户调试农机,助力春耕生产。(来源:王兴玉提供)
赵明今年36岁,不怕折腾,喜欢探索。大学毕业后,赵明回到了农场,帮着管理家里的棉田。后来,八家户农场整合流转了土地,赵明和家人也有了新的选择。
“我父亲想出去务工,规模化种植需要更专业的人才,我决定留在农场做些其他事情,还方便照顾母亲。”赵明说。
这几年,八家户农场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棉花种植从种到收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这给了像赵明这样喜欢农业的年轻人更多选择。2019年,赵明发现无人机植保是个新兴产业,便花9万多元买了第一台无人机。
“用无人机干农活感觉很酷,植保效率又高,我特别着迷。”赵明说。
2023年,根据作业需求,赵明又新购置了一台无人机,载重从16公斤提升到50公斤。同年,赵明还买了一台播种机,在农场接活。
开播种机、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从春耕到秋收,赵明很忙碌。2023年,赵明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副业。
“我琢磨干点别人没有干的,就投资了养殖鹌鹑。”赵明说,八家户这边没人养鹌鹑,但鹌鹑蛋又卖得很好。
2023年6月,赵明将自家院内空地改造成一座2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买了6000多个鹌鹑蛋,走上了养殖鹌鹑的道路。
鹌鹑破壳而出的头20天是个难关,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等。夏季气温高,赵明发现好不容易孵化出来的小鹌鹑不容易养活。好在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帮了赵明不少忙,指导他对大棚进行改造,增加通风和调温设备。
虽然第一批孵化的鹌鹑因为赵明缺乏经验损失不少,但赵明没有灰心,在他精心饲养下,存活的3000多只母鹌鹑每天产蛋10公斤至12公斤。
“鹌鹑蛋的市场很好,每天不够卖,鹌鹑的粪便也能卖钱。”赵明说。
“养鹌鹑投资少,鹌鹑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今年我还要继续养。”赵明说。
责任编辑:牟俊
来源: 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