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广东茂名:以高质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3-07-03 09:58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茂名,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是一座农业资源丰富的海滨城市。2022年,茂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6.29亿元,增加值713.71亿元,规模位居全省之首。

近年来,茂名市积极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多措并举,高质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做好“土特产”文章 带动农户共同富裕

盛夏六月,正是三华李销售旺季,双合村家家户户都堆满了刚采摘的三华李。一个个圆滚滚、宛若红宝石般的三华李藏在碧绿的叶子中,“即使没有很熟,但是口感依然很好。”双合村委会三村果农李钊德介绍,“以为很酸,但其实脆甜多汁,真的很不错。”

果农们忙着称重包装。现在特大果的价格每斤20至25元,李钊德表示今年他靠销售三华李预计可增加收入10多万元。

成熟的三华李。丘立贺 摄

精彩百里挂红荔。丘立贺 摄

茂名是全国水果第一市,荔枝龙眼产量全国居首,三华李、化橘红、沉香、罗非鱼产量也非常高。如何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近期举办的全国党媒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上,在三华李艺术果园中实地调研的佛山市珠江传媒数字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琳表示,三华李是具有地理标志,能够溯源的优质乡村风物,希望把更多的乡村振兴的成果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质优价优的好产品。

据悉,茂名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这一思路,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依靠当地资源禀赋,重点围绕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和“一桌菜”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罗非鱼绿色育种场。甘杨松、岑稳、吴昊 摄

以荔枝为例,围绕保鲜、溯源、加工、仓储、运输等技术难题,茂名市政府正在组织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

茂名濒海,水道繁多,发展水产有天然优势。2020年茂名因拥有全国面积最大、质量最优的商品鱼基地,通过复审连续被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茂名罗非鱼也已列入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茂名是目前罗非鱼养殖面积近26万亩,产量达23.13万吨,2020年加工出口罗非鱼约9.5万吨。

去年,5000吨罗非鱼条冻加工及冷冻仓储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茂南区公馆镇(罗非鱼)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

目前已构建起饲料生产、种苗选育、养殖、加工出口、副产物加工、方便休闲食品研发生产等全产业链。

“发展产业的同时还要带动老百姓搞养殖,通过技术支持、保底价回收,让老百姓在家里就能比外出挣得更多。”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有限公司董事长简伟业说。

作为是国家级大型罗非鱼良种基地和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有限公司年产优质罗非种苗超15 亿尾。除带动茂名罗非鱼产业核心基地外,还辐射带动全省及其他地区罗非鱼养殖 100 多万亩,养殖超过 2 万多户,年带动茂名及周边社会产值超 500 亿元。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产业强起来,农村也要美起来。茂名号称”“南方油城”,早年资源开采时期留下了地表的“伤痕”,如何对待这些历史遗留的“伤痕”,很考验一个城市的管理智慧。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甩掉“贫油”的帽子,来自五湖四海的开拓者纷纷来到茂名,汇聚在露天矿一带,开矿炼油、修路筑城,掀开了这座工矿城市发展的第一页。

然而大规模的油页岩矿开采也带来了始料未及的环境污染。

大规模开采在矿区形成了一个长约6公里、宽约1公里的巨大矿坑,多年雨水积聚,又形成一个矿坑湖。从天空俯瞰,露天矿犹如一条巨大的“伤疤”。

由于当时开采、处理技术落后,加之没有进水及泄水设施,湖水酸化,影响了群众健康。随着湖水水位上涨,又对周边地区形成安全隐患。

2013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决定关停矿区所有污染企业,把露天矿打造成生态公园,露天矿涅槃重生。

“伤疤”如何变公园?不同于传统采取单一措施逐项修复的方式,露天矿修复按“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系统性生态修复思路进行,第一件事就是“引水”。

当地修建水渠,在对矿坑原有积水处理的基础上,将高州水库水引到矿坑,同时连接并外排到小东江,由此“死水”变“活水”,并将矿坑湖命名为“好心湖”。

露天矿公园-好心湖畔。甘杨松、岑稳、吴昊 摄

“目前,对矿坑湖的监测显示水质均达标,只有酸碱度因原本富矿导致水质偏酸性。”茂名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天气好时,湖面远远看去澄碧如宝石,也成了当地群众口中的“城市边的九寨沟”。随着引水逐渐改善矿湖水质,也解决了周边约88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引水成湖之外是种树复绿。矿区的原始地貌以高岭土为主,板结不渗水。下雨不渗水,天旱像铁板,这样的原始土壤种不了树。

为在“铁板”上种树,当地想方设法,利用小东江和几个公园每年都要清淤,便将淤泥作为矿区换土的来源。同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每年坚持按区域、季节植树。

至今,露天矿区已完成9000多亩、50余万株的复绿工程,树种成活率在85%以上,有效地改善了矿区植被环境。

现在这里是在露天矿的修复中,当地还通过改造废弃厂房,建起博物馆。修建、完善道路,也是矿区修复的重要一环。如今40多公里的环湖公路已全线贯通,并延展到周边农村。

“在这里工作,我感慨很多”博物馆讲解员林诚说,“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将一个令人头疼的地方变成令人神往的地方,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内心特别自豪。我坚信这里将来会更好。”

随着矿区、周边乡村道路通畅、环境改善,假期休闲、旅游的市民越来越多。近年春节期间,露天矿生态公园累计接待游客均达80万人次以上,排在当地热门景区首位。露天矿生态公园周边村民依靠该公园,办起了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收入双丰收。

钱排双合图景。郑运 摄

6月一天上午,“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钱排镇双合村迎来了一群远方的客人。“远山含黛,云蒸雾绕,宛如仙境。”刚下车的内蒙古赤峰日报社的总编室主任许晨曦和记者部主任宋玉静被眼前清新秀丽的双合村景所吸引。

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细雨中黄华河静静流淌,两岸民居充满客家风情,行走其间仿佛走在一幅水墨画里。

沿河岸行走,对山水双合的建筑充满了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与山水背景相融,粉墙黛瓦、铜色仿古窗花、仿古大门等凸显传统村落的客家风情和古朴韵味,又满载粤西乡土风情。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在河道治理上,钱排镇采取梳理河道、补种植物、修建步道等方式进行自然生态环境改造。以河道原有石材进行砌筑人行步道,让游客可以深入到河道当中亲水、玩水、赏水。

在污水处理方面,坚持把雨污分流作为双合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首要工作来抓,全力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河水日趋清澈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山海并茂,四海扬名。茂名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将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书写新篇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芸芸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