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陈治胜:扛稳抓实保护耕地的责任担当

时间:2022-08-17 19:45人气:来源: 学习时报-理论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这是对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论断、重要指示,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近年来,我们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旗帜鲜明从战略全局部署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将保护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必须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严格实行党政同责、第一时间追责问责,使耕地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虽然耕地保护取得较好成效,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守牢耕地红线的压力有增无减。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可避免要占用一定的耕地,而很多地方耕地资源约束更加趋紧、后备资源不足,且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垦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创新思路举措,破解统筹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难题,是我们必须高质量交好的答卷。

落实好“农田就是农田”,必须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高质量划好“三区三线”。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划定“三条控制线”的首要任务,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量质并重的原则,划足划实耕地保护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布局更优化,做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二是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省市县乡村五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对市县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实行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三是不折不扣落实“两个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项目挂钩、进大于出、先进后出、年度平衡,确保稳定耕地一亩不减。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做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确保新增耕地一亩不假。四是走好内涵挖潜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思路举措,坚持向规划要空间、向空间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划优划好城镇开发边界,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整治专项行动,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动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强化“亩均论英雄”用地导向,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开展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强化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管控,以土地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执法监管。建设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违法违规行为的“天眼”系统,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全面推行“一网两长”制,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网格、田长和网格员作用,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处置违法行为,坚决守好每一寸耕地。

落实“农田必须是良田”,就要在守牢耕地红线的同时,大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提升耕地产能。一是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加大力度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田。同时,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良田,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部省试点,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有效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促进耕地集约高效利用。三是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和农业生产,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和数字化,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作者:陈治胜

■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时报-理论频道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