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北京小麦单产创历史新高

时间:2022-06-25 17:50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6月24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对在房山区建立的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收测产。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小麦实产验收办法,经过收获面积丈量、收割机查验清仓、机械收获脱粒和称量,籽粒含水量测定,扣除水分和杂质后,得出高产攻关田亩产。经专家组认定,位于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十二农场5.07亩小麦实收亩产达到746.2公斤,再次刷新了北京市小麦单产纪录。

在我国冬小麦种植最北边缘的北京地区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产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主要归功于天帮忙、人努力、政策足、服务周。为了实现产量突破,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在京科研院校专家加强联合,共同开展高产攻关,优化主推技术和种植模式。

从技术上主要抓了五个环节,实施了“五补两保三促两防”为核心的12项关键技术。

——五补技术弥补秋汛带来的晚播影响。去年秋播罕见的秋汛造成北京小麦大面积晚播,该站及时提出“五补”技术,弥补了晚播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是抢时补晚,及时收获玉米,抢时播种小麦,争取尽早播种出苗;二是以细补晚,精细整地,适当浅播争取一播全苗;三是以肥补晚,底肥多施磷肥增强根系功能;四是以密补晚,增加播种量,保证足够的基本苗;五是以种补晚,精选种子并拌种。创高产的地块播期为10月3日,亩播种量38斤,底肥40公斤,其中磷肥(五氧化二磷)8.6公斤,全面落实了“五补”技术,为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项技术保苗安全越冬。为积极应对拉尼娜影响,该站提出了“分类施策,应变管理”的科学浇灌越冬水和冬季两次镇压技术,该农场在11月25日亩浇灌越冬水40方,在12月中旬和2月底先后两次实施镇压,为小麦安全越冬提供了保障,小麦带绿叶活动返青期群体较冬前增加8%。

——三促技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针对晚播麦比例高,弱苗比例大的苗情,该站提出了春季“以促为主、分类施策”的肥水管理原则。该农场在返青-起身、拔节、抽穗-扬花等三个关键生育期,连续三次进行肥水管理,促进分蘖生长,增加穗数,拔节期大茎数78万/亩,实现了苗情转化升级。

——两次防治降低病虫草害影响。在小麦起身期,结合化学除草实施第一次一喷三防,将除草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一起喷施,起到了除草、防病和控旺促长的综合作用。在小麦灌浆期,结合蚜虫防治,实施第二次一喷三防,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一起喷施,起到了防虫、防病、防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的综合目的。

——水肥一体化技术保驾护航。窦店村通过种养结合,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采用喷灌水肥一体化,促进肥料吸收利用,提高水肥利用率,更好满足小麦的养分需求。

在抓好技术驱动的同时,行政推动、政策联动、组织发动、服务带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京郊农户种麦积极性,提高了技术到位率。

在行政推动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先后出台《2022年促进粮食蔬菜生猪生产管理工作意见》等多项工作意见、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等,落实党政同责,加强行政督导力度,推动各项管理技术的落实落地;在政策联动上,针对晚播小麦占比大、苗情弱的现状,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喷三防”等相关惠农政策落实,同时及时出台小麦一次性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组织发动方面,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植保专业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植保防治、统种统收,促进技术及时有效落地;在服务带动上,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小麦专家服务组,建立微信服务群,先后通过专家把脉、专题培训、云端问诊、田间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促进各项技术落地。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