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4月30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村民向森林驾着插秧机,约15分钟,一亩田的秧苗就栽完了,秧田里排满了一行行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插秧机正在插秧
“现在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比原来人工栽秧提高了10倍都不止,以前两个人一天不歇气栽一亩秧,现在机器插秧只需十多分钟,一亩秧田只算栽秧就可以节约300元钱,机械生产确实轻便、快捷、高效。”向森林一边驾驶着插秧机,一边对记者说。
这是宣汉县大力实施“五良”融合产业农田宜机化改造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宣汉县地处四川东北部,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突出的地貌特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和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大发展。近年来,宣汉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条件改善,大力推进高标农田建设,推广实行宜机化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田并大田 推进耕地宜机化
“以前的‘豌豆角田’现在成了层层的大梯田,山坪塘和沟渠修到了田地边,硬化道修到了家门口,农业宜机化建设为我们农民铸起了‘聚宝盆’!”胡家镇鸭池村村民赵全昌说。
一直以来,旱地零星小块,稻田湿害严重,低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宣汉现代农业大发展。近年来,宣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破解农业生产难、行路难、运输难等瓶颈,加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坚持“统筹规划、连片推进、突出重点、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主动、多方联动、乡村齐动”工作举措,整合项目资金1.5亿余元,建成田网、路网、渠网三网配套,成功探索出了盆周山区独具特色的“长藤结瓜、串点连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推广宣汉独有的“U型渠”专利技术。建成后的单个田块面积大于2亩,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实现了“田成方、土成形、渠相通、路相连、机能进、物能运、旱能灌、涝能排”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产稳产”目标,集成了区域适宜化、水系优先化、坎埂牢固化、表土复位化、淹水调平化的“五化”标准技术体系,极大降低了建设成本,破解了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高的难题,打造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样板。
水稻直播现场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标准农田总面积71.56万亩,配套田间存贮池7.1万立方米,田间管网18.94万米,建设农村机电提灌站286个。已完成“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5500余亩,新增耕地面积350亩,开垦复耕撂荒地1500亩。同时,已在原红岭镇湾桥村、界湾村、松岩村、豆城村、原明月乡平等村、大渔池村、重石村、明月社区等地整乡加速推进“五良”融合产业农田宜机化改造,为全程机械化生产谱写新的篇章。
“铁牛”代耕牛 实现农业机械化
“这些年我们县集中打造高标准农田,机器通达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经营水平大大提高了!”正在田间劳作的君塘镇大渔村村民桂刚说,“我流转的1000多亩田地,全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耕、种、防、收、管等环节全部使用机器作业,用工少了,赚钱却更多了。一亩田用机械化生产可以节约成本600元以上,我流转1800亩人工成本每年就可节约一百多万元。”
县农机化推广站副站长汪久鸿介绍道,从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宣汉县依托惠民政策的刺激、撬动和引导,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大、中、小型农机具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在全县所有乡镇基本实现“铁牛”取代耕牛,耕整机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生产工具,基本解决了机耕的问题。在坝区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大、中、小型插秧机、播种机、收获机也如雨后春笋,得到突破性推广应用,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高效农机具也迅速跟进。
截止2021年底,全县共采购了耕作机、播种机、植保机、收割机、园区管理机5个大类机型221台套,为农机专合社、种植大户建设机库棚13个。农机总动力已达61.5万千瓦,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实际达到60.98%,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在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区,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由60.98%提高到100%。水稻全程机械化机插秧“13444”浆泥育秧先进技术和“公司+专合社”流转经营型、“大户+农户”托管服务型、“能人+农户”互助作业型、“农民+项目机具”股权量化型“四种模式”作为先进实用技术和经验已在全省丘陵山区推广复制。2021年宣汉县胡家镇被认定为“四川省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农民变工人 促进农民职业化
“以前,我种田靠人力,一年到头累死累活,除了肥料、农药、种子,所剩无几。这些年,我借助上级项目支撑,投资1000万元,改造了宜机化田地1500亩,试验播种的300多亩油菜喜获丰收。”胡家镇鸭池村村民袁军坦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拓展优质粮油生产、加工、销售链,为发展宣汉现代农业,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与袁军一样,大成镇马滩村的四川绿茵州牧业有限公司业主李鑫春为发展蜀宣花牛特色产业,在大成镇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投资1500万元改造田地2000亩,引进优质牧草品种,实现了牧草栽种、管理、收割、加工全程机械化,并促进了22个养牛合作社、肉牛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现在,随着农业宜机化水平的提高,一大批过去仅靠体力和原始生产工具的传统农民变身为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
君塘镇大渔池村村民桂刚,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创办了大渔村水稻种植合作社、宣汉县海平种植家庭农场及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其父亲的宣汉桂花米业公司强强联营,从最初流转500亩发展到1800亩自主规模经营,建成了达州市第一个集生产、烘干、加工、销售于一体,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桂刚在经营好自身流转田地同时,还在周边乡镇、县(区)托管服务水稻、玉米、油菜上万亩,实现了业主和农户双丰收的良好局面。
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宣汉县出台了多项举措,在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建立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支持他们创办各类经营实体。
截至目前,该县已经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92个,全县现有70%的乡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共26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有效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大发展,为宣汉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张平 程维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青岛市第二届无人驾驶航空植保技能大赛
起飞,前进,横向移动,返回……在青岛平度市蓼兰镇,一台台植保无人机正飞翔在翻涌的麦...(16260)人阅读时间:2022-05-25新疆额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得实
目前,新疆额敏县耕地面积176.8万亩中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0.09万亩。今年,计划再建5.5万亩...(18055)人阅读时间:2022-05-25新疆库车早熟杏子远销北京等国内市场
眼下,新疆库车市10万亩杏子已陆续进入采摘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客商前来收购,从田间地...(15747)人阅读时间:2022-05-25河南虞城:厉兵秣马战“三夏”
“现在赶紧把收割机保养好,我们这附近村的近2000亩小麦就指望这两辆收割机颗粒归仓了!”...(11593)人阅读时间:2022-05-25农行浙江龙港支行: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
一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港市支行(以下简称“龙港农行”)始终坚守初心,...(17686)人阅读时间:2022-05-25